阿嬤們說不出口的小秘密:沒有衛生棉跟公廁的時代,月經來了到底怎麼辦?

2022-03-23 09:40

? 人氣

就連跟女兒都無法談「月經」的時代,阿媽們是如何度過長達3–40年有生理期的日子?(翻攝自小紅帽「阿媽ê月」特展)

就連跟女兒都無法談「月經」的時代,阿媽們是如何度過長達3–40年有生理期的日子?(翻攝自小紅帽「阿媽ê月」特展)

「因為阿媽沒跟女兒說月經來的時候要怎麼辦,所以阿姨她很痛的時候不知道該怎麼辦、很無助……這位阿姨不希望女兒經歷一樣的事,所以會跟女兒說月經來該怎麼做、要準備衛生棉,阿姨說,雖然我的媽媽沒有告訴我,但我可以告訴我的女兒怎麼開始……」

就連跟女兒都無法談「月經」的時代,阿媽們是如何度過長達3–40年有生理期的日子?儘管如今台灣談「月經」似乎普通到不行,長期研究月經議題之民間團體「小紅帽」與4個世代的女性深度對談,卻意識到長久存在於台灣的月經問題──「不能去廟裡拜拜」的月經禁忌代代相傳、怎麼面對自己身體的教育卻時常缺席,許多阿媽們為月經、懷孕生產、更年期所苦,還說不出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例如89歲的游林阿媽認為不需要教女兒怎麼處理月經、去讀書就會知道,57歲的女兒游阿姨卻在一旁搖頭,當初沒人教,她第一次月經來就害怕到極點──阿媽們的少女時代究竟經歷多少月經之無助、如何克服,小紅帽歷時一年走訪社區進行之《阿媽ê月》研究計畫,便寫下多數台灣人避談、卻深烙於女性記憶的生命故事。

阿媽們說不出口的每月之事 一家高達30人同住卻未曾談過「月經」、看長輩默默學怎麼做「布」

距今70多年前的1949年,作家西蒙波娃曾在女性主義經典之作《第二性》寫下「月經比其他任何事情更難以啟齒」一語。這句話在如今台灣看來或許很遙遠,如今隨處買得到衛生棉、健教課早有生理期常識、棉條跟月亮杯等新型產品都出來了,但細看台灣女性的月經日常,好像確實還有哪裡怪怪的。

電視廣告會播衛生棉、廣告上的「血」卻是藍色的,在月經倡議團體「小紅帽」撰寫《阿媽ê月-宜蘭四代女性的月經故事》一書的過程,主編之一林尹筑也深刻看見時至今日依然存在的各種「難以啟齒」──一名賣豬肉的阿媽每天都會碰到豬的肉豬的血、卻不敢碰自己的血,訪談過程如果有阿公好奇來看看,阿媽們會大喊「你不要來」、「這你不能聽」,也有一些阿媽被問起月經時困惑,「這有什麼好講的?」

「這有什麼好講的」,這想法就讓月經成了阿媽世代共通的小秘密。那時代或許是因為營養不太夠、阿媽們的初經都來得晚,72歲的賴阿媽17歲以後才有月經,當時覺得是正常的、沒什麼特別感覺。賴阿媽說年輕時對月經也沒有「那個來」、「大姨媽」、「MC」等代稱,就是直接講「月經」,但這看似直白不羞恥的稱呼,卻來自整個世代對月經的避而不談,89歲的游林阿媽就說:「以前的人反而沒那麼多代稱,就是因為不太會講到、也沒聽到其他說法,所以沒有那麼多代稱。」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9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謝孟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