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從俄烏之戰,台灣學到了甚麼?

2022-03-09 05:40

? 人氣

在台烏克蘭人及外籍人士6日出席「台灣聲援烏克蘭」集會。(顏麟宇攝)

在台烏克蘭人及外籍人士6日出席「台灣聲援烏克蘭」集會。(顏麟宇攝)

在全球的一片譁然中,俄羅斯總統普丁執意進攻烏克蘭。烏克蘭轎車遭俄國坦克碾壓、基輔民宅遭飛彈轟炸、一幕幕烏克蘭家庭的離別片段在社交媒體中廣為流傳,烏克蘭蛇島官兵誓死捍衛領土、炸橋犧牲只為拖慢俄國進攻、烏國總統澤倫斯基堅守基輔等新聞也無不讓國際社會動容。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而也在這一片令人難過的新聞中再次掀起了關於台灣國際定位的論戰。繼先前香港、阿富汗令人遺憾的例子後,又再次出現了「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說法;而對於如若哪日共軍強勢攻台,美國會否出兵的「疑美論」也甚囂塵上。面對台灣社會的恐慌,部分執政黨人士則認為,在外交現實的考量之下,台灣社會不應出現疑美論觀點,更有甚者指出凡是對於美國保台態度的揣測,皆是與中共合流的心戰手段。

但若拉回今日國際局勢看來,會出現疑美論與對中共犯台的恐懼似乎也不無道理。自2016年川普上任美國總統以來,美國國際外交方針已逐漸由過去積極掌控國際秩序的「國際警察」身分轉變為重視美國自身國家利益的保守態度,美國政府逐步撤出於各盟國間的駐軍,又或是向駐在國收取軍費等政策皆可看出此趨勢。而從2020年繼任的民主黨籍總統拜登對於幾次大規模的國際爭端的態度更可看出這樣的現象不僅是共和黨單方面的政策方針,而使整體美國社會對於國際事務的態度轉變。最明顯的例子即是去年(2021)美軍撤離阿富汗,任由獨裁的塔利班政權建政的例子。種種跡象顯示美國已逐漸無意也無力作為國際秩序的管理者。拉回到俄烏衝突的新聞,令烏克蘭人民與國際社會難以置信的是美國與西歐國家在面對俄國侵烏時並未採取任何實質的軍事行動。1994年,美、英、俄三國曾共同與烏克蘭簽署《布達佩斯安全保障備忘錄》,當中明確指出烏克蘭全面放棄蘇聯所遺留之核子武器,而若烏克蘭面對俄羅斯威脅,英美等國將不會袖手旁觀。但時至今日,美國與西歐各國除了經濟制裁俄國與對烏軍需品援助外,皆未見實質的軍事支援,拜登甚至表明「美國將不會派兵烏克蘭」,無疑是對於所做的承諾言而無信。

而對於中共可能犯台的觀點也絕非空穴來風。北京冬奧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會面,並發表中俄聯合聲明。當中被認為兩大重點的無非是:「中俄共同反對北約擴張」以及「俄國重申『一中政策』,並明確指出台灣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部分」。而就在中俄聯合聲明發布的20天後,俄羅斯進犯烏克蘭,而其中一重要因素即被認為是對於北約欲東擴烏克蘭的警告。現在回顧中俄聯合聲明,似乎也不難看出中國對俄國軍事行動背書的意味,而同時顯示出俄國為中國對台態度的背書。而俄國侵烏時西方民主國家消極的政治軍事作為,無疑是為中共潛在的犯台行動「開綠燈」,將使中方相信即使對台採取軍事行動也將不會受到西方世界實質的軍事阻攔。而這樣的現象無疑將台灣置於危險之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