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銘專欄:創業家如何說服自己的矢吹薰

2018-04-13 05:50

? 人氣

Snapchat執行長暨執行長斯皮格(Evan Spiegel)。(美聯社)
作者指出,風險資本家當然不是永遠都是對的,錯過Snapchat和Dropbox早期投資機會的風險資本家,一定比壓對寶的多。(資料照,美聯社)

風險資本家當然不是永遠都是對的,都已經送到跟前來但卻錯過SnapchatDropbox早期投資機會的風險資本家,一定比壓對寶的多。但是閱人無數的風險資本家們都知道,寧可押注在一個KPI(尚)不到同業標準,但自己深信而且願意一輩子力挺的創業家,也不應該把錢投在一個各項數字都符合甚至超越同業標準,但讓自己直打呵欠的創業家身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們可以換另一個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在一年前的專欄〈創造ALPHA的是人〉中,我說過「有沒有創業家精神,遠比是不是一家新創重要多了」,因為只有真正的創業家能夠超越市場或者系統能夠預期的beta回報,創造出獨有的alpha回報來。而任何私募市或者公開市場的所反映出來的公司營運KPI水準,某種程度說都是beta,並無法證明創辦人有創造alpha的能力。

用更白話的方式來說:創業並不是考試答題,一百題答對九十九題並沒有比答對九十八題更優秀,更有機會成功,更值得投資——有時候,針對答題者簽名字跡的人格分析可能比答題本身更能提供風險資本家需要的判斷依據。

我們可以進一步用這個分析角度,來看風險資本界一個永恆的爭議話題:只有單一創辦人的新創是否不適合投資?

對於初次創業或者不在風險資本圈的讀者來說,這似乎是個蠢問題,畢竟當今被並稱為「FAANG」、總市值超過三兆美元的五大科技股中,就有兩家是單一創辦人:臉書(祖克柏)和亞馬遜(貝佐斯),偶像鋼鐵人莫斯克更是一人主宰特斯拉和Space X兩家公司——儘管莫斯克其實並不算真正獨自創辦特斯拉。

但是祖克柏和貝佐斯都是我們所謂的「離群值」(outliers)——是的,就算是在所有獨角獸都是離群值的風險資本界中,祖克柏和貝佐斯都是離群值中的離群值

絕大部分成功的新創都有兩個以上的共同創辦人,就算外界對公司的印象都集中在其中一位。微軟的蓋茲有艾倫,蘋果的賈伯斯有沃茲尼克,雅虎的楊致遠有費洛,谷歌的佩吉有布林,Snap的Evan Spiegel有Bobby Murphy,新近上市的Dropbox的Drew Houston有Arash Ferdowsi。

有真正的共同創辦人不但能夠彌補自己在能力和性格上的不足,在公司遇到挑戰時也能夠互相打氣堅持下去,更重要的是在公司決策上能夠持續有真正有意義的辯論,而非自己一股腦衝下去——和創辦人共同分享一間更有機會成為獨角獸的公司,遠比自己一個人抱著存活機率微乎其微的跛腳新創百分之百的股權來得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

楊建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