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會反對聯合國「譴責俄羅斯入侵」?除了俄羅斯,還有這4個奇怪的國家

2022-03-03 10:19

? 人氣

(德國之聲)

(德國之聲)

聯合國3月2月通過一項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決議案。與此同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重申美國願意透過外交渠道讓俄烏雙方達成停火。此外,俄羅斯同日也首次通報戰爭爆發以來的部隊傷亡情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國際刑事法院(ICC)檢察官坎恩(Karim Khan)週三(3月2日)宣布,正在對發生在烏克蘭平民身上的戰爭罪行進行積極調查。他在一份聲明中寫道:「我已在不久前通知國際刑事法院院長,我決定立即著手對局勢進行積極調查。我們收集證據的工作現在已經開始。」

包括德國在內的39個法院管轄權簽署國將烏克蘭局勢提交給國際刑事法院,加快了國際刑事法院可以採取行動的進程。俄羅斯不是《羅馬規約》的簽署國,該條約是建立國際刑事法院的條約。

於此同時,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多數投票贊成一項不具約束力的決議,該決議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並要求其立即撤出。在聯合國大會召開罕見的緊急會議後,這個投票有141個國家投票贊成該決議,35個國家棄權,5個國家投票反對。

與俄羅斯一同投下反對票的包含白羅斯(白俄羅斯)、厄利垂亞、北韓和敘利亞。中國則是投下棄權票。根據通訊社報導,該決議「以最強烈的措辭」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並要求俄羅斯立即從烏克蘭撤兵。該決議還譴責俄羅斯總統普京將其核力量置於警戒狀態的決定。

然而,該決議不具法律約束力,但投票結果可能會對俄羅斯政府施加額外壓力。上周,一項類似的決議在聯合國安理會被否決,俄羅斯是唯一投下反對票的安理會成員。

烏俄傷亡人數攀升

同日,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駐烏克蘭監測團表示,自2月24日俄羅斯開始入侵烏克蘭以來,該組織紀錄了已有752名烏克蘭平民死亡,另有525人在戰爭中受傷。

該組織在一份聲明中指出:「這超過了人權高專辦在2018到2021年在烏克蘭東部衝突地區記錄的平民傷亡總數,當時有136人死亡。這些傷亡大多是由於使用了影響範圍大的爆炸性武器,包括重炮和多管火箭系統的炮擊,以及空襲造成的。」

聲明還說,聯合國認為實際數字要高得多,特別是在政府控制的領土上。最近幾天,一些發生密集武裝衝突的地區所發出的信息被延遲了,所以許多報告仍在等待證實。

另一方面,3月2日是俄羅斯自入侵烏克蘭以來,首次報告其軍隊傷亡情況。俄羅斯國防部說,目前有498名俄羅斯士兵喪命,還有1597人受傷。在俄羅斯軍方發表評論之前,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在當天早些時候聲稱,有近6000名俄羅斯軍隊被烏克蘭殺害。

俄羅斯少將科納申科夫(Igor Konashenkov)否認有關俄羅斯人「損失無法估量」的報道,認為這是假消息。在俄羅斯宣布後不久,烏克蘭報告說有7000名俄羅斯軍隊傷亡。科納申科夫還說,應征入伍的士兵和軍校學生都沒有參與烏克蘭的行動。德國之聲無法單方面核實這兩個國家的說法。

俄羅稱控制烏克蘭南部大城

俄羅斯軍方3月2日表示,在經過幾天的圍困之後,該國部隊已經佔領了烏克蘭南部的黑爾孫市 (Kherson) ,這也是俄羅斯聲稱的第一個落入其控制之下的烏克蘭城市。烏克蘭軍方對俄羅斯的說法提出異議,表示黑爾孫的控制權仍有爭議,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柯比 (John Kirby) 也支持烏克蘭的說法。

黑爾孫市市長科利哈耶夫(Igor Kolykhayev)向媒體表示,俄羅斯軍隊出現在黑爾孫的街道上,並強行進入市議會大樓。他敦促佔領烏克蘭的俄羅斯軍隊不要瞄准平民,並要求平民在白天單獨或與另一個人在街上行走。科利哈耶夫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的城市裡沒有武裝部隊,只有平民和想在這裡生活的人!」

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 (Igor Konashenkov) 說,俄羅斯已經完全控制了該城市。他說,基礎設施和基本服務以及公共交通在黑爾孫繼續運作。該市的勝利對俄羅斯具有重大戰略價值,因為它將切斷烏克蘭在該國東部和西部之間轉移人員和物資的能力。

美支持停火外交斡旋

與此同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Antony Blinken) 說,烏克蘭戰爭已造成驚人的人員傷亡。他表示,通過外交管道解決戰事的大門依舊開放,但也認為若軍事行動上沒有降級,各方很難展開外交談判。布林肯指出:「如果俄羅斯退縮並追求外交,我們也準備做同樣的事情。」

美國國務院表示,布林肯將在未來幾天內前往比利時、波蘭、波羅的海國家和摩爾多瓦,與各國討論烏克蘭局勢。布林肯說,他與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 (Dmytro Kuleba) 進行過對話,也向他保證美國將繼續提供支持。他說:「如果我們可以採取烏克蘭政府認為有幫助的外交措施,我們准備采取這些措施。我們也繼續支持烏克蘭的自衛能力。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