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台灣人面對兩岸戰爭的迷思

2022-03-02 06:10

? 人氣

2022年2月6日,基輔一位烏克蘭公民正在練習製作汽油彈。(美聯社)

2022年2月6日,基輔一位烏克蘭公民正在練習製作汽油彈。(美聯社)

俄烏戰爭開打後,所有評論名嘴都成為俄羅斯與烏克蘭專家,所有評論節目圍繞俄烏戰爭討論,同時也審視兩岸戰爭的可能性。自古至今,戰爭不適用可能或不可能,只有要不要開打與何時開打的選擇,對俄羅斯是如此,對中共也是如此,對美國更是如此。

強權相爭,避免軍武在本國領土發生對決,因此在外國領土上發生強權博弈與軍武對抗,是從核武時代更加明顯的必然局勢。即便動用核武,受害國家肯定不是擁核國家,以避免核武對核武的大規模毀滅戰。歐盟與美國聲援烏克蘭,若採取軍武對抗與支援,勢必加劇俄羅斯決戰必勝的慾望。因為俄羅斯不能戰敗,否則雖其而來的歐美勒索,將成為俄國的政經重傷。

經濟制裁與踢出SWIFT的經貿與政治影響,對於俄羅斯而言,國貿結算障礙與國內金融震盪,將讓普丁決心盡快結束戰爭,無論是動用決戰手段或外交斡旋談判。對於俄羅斯來說,烏克蘭成為中立國,永遠不加入北約,就是俄羅斯最需要的國家利益。至於非軍事化與倒向親俄,更是全面得利的成果。這些國家利益,相對美國或歐盟而言,並非對己有利,所以美國、歐盟對抗俄羅斯,戰場在烏克蘭,死傷者也是烏克蘭人與俄羅斯人,強國對抗,勢必讓代理戰場的當事國產生重大損害。

兩岸若有戰爭,勢必也將成為強國對戰的代理戰場。唯一不同者,無論美國、歐盟或印度、澳洲、日本,皆與台灣毫無邦交,在一中原則下,抗中聯軍只要登陸台灣,在法理上就是入侵中國領土,此與俄烏戰爭極為不同。中共對於兩岸的底線,就是「化獨謀統」,台灣拒絕統一或追求獨立,亦或無限期拒絕統一談判,選擇武統就是勢在必行。除非中共政權崩解,分裂後的中國不能成為世界強國,否則台灣人看待兩岸戰爭,不是考慮可能或不可能開打,而是想想如何應對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首先,沒水沒電沒瓦斯沒網路,人民生活怎麼辦?除非事先逃亡,要不然一般多數台灣人都要面對此一生活不便要如何應對。若還有政府,政府如何供應需求?屆時,能否有保障平民安全的大型庇護場所可供台灣難民維生使用?

2022年2月27日,倫敦聲援烏克蘭的人潮中,有示威者拿著「阻止普京!」的標語。(美聯社)
2022年2月27日,倫敦聲援烏克蘭的人潮中,有示威者拿著「阻止普京!」的標語。(美聯社)


其次,受傷的百姓平民,是否仍有緊急救護措施可以使用?救護人力扣除支援軍用若是不足,從何處尋找替代人力?蔡政府重視後備軍人野訓,卻忘記平常百姓可能連必要的救護措施都不會。戰爭開打,除了院內病患要疏散,新增的傷者,輕傷自行處理或非住院醫療,重傷者要依靠那些醫療資源獲得救助?亦或是,只重視軍用,民間醫療需求能減就減,盡量排除占用醫療資源?

第三,仰仗外國軍人捍衛台灣主權,這是不切實際的想法,認為兩岸不會有戰爭,更是居安不思危的自我感覺良好。年輕人不愛打戰,因為沒有必勝的意志,更沒有對戰的毅力。兩岸不對稱的戰力,也是自我失敗的催眠與擔心。中共一旦決定武統,必勝的決心相比台灣人自保的意志,兩者誰強誰弱、誰勝誰敗?撫心自問,台灣人難道不知道結果會如何?

不要堅信兩岸一定沒有戰爭,而是要準備如何應對戰爭。戰爭開打,不會是軍人有責任而已,如何自我保護,減輕資源負擔,讓國際外交斡旋獲得結果,肯定是台灣人減少死傷的必要途徑。如果是有錢人、有管道者,當然選擇逃亡海外,不可能留在台灣共存亡。趨吉避凶是人性本能,怨不得那些有能力逃亡者,重點是逃不了或不想逃的人甚至拿掃帚對抗解放軍與飛彈的蠢蛋們,政府要如何解決這些人民的自我保護與提供生存之道?

國民黨執政,居於偏安心態,沒有任何作為與因應,民進黨執政,也毫無警覺心與全民戰時求生教育。全民國防教育過度重視國防參與和軍事防禦,完全疏忽人民戰時的自主求生與自我保護。戰爭發生時,哪還有提款機可以自由使用?哪還有24小時便利商店與大賣場提供物資需求?如果生活依舊,還算是戰爭嗎?

當蔡政府忙著附和美國制裁俄羅斯的時候,看看烏克蘭、想想台灣,面對戰爭開打,如果只剩下逃亡這條路,是否要台灣人倒不如投降,舉著五星旗,歡迎祖國接管?連雞蛋都買不到,制裁俄羅斯,真是腦袋缺個大洞。美國與歐盟等國的制裁,有誰不是算計國家利益?別忘記俄羅斯是能源輸出大國,有中國當經貿後盾,俄烏戰爭是列強對抗的戰場,台灣大聲制裁,只是自找麻煩,過度急躁。蔡總統自認是列強博弈戰局中的棋手,但是急躁與爭先鋒的輕浮態度,已經犧牲國家利益。棋手沒當成,淪為美歐的棋子而已。

*作者為自由作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青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