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危機:美俄在歐洲對峙,中國為何如履薄冰?

2022-02-23 17:00

? 人氣

中國成為短期贏家?

中國之所以如此謹慎地表達立場,有著與美國和歐洲在外交、經濟方面的長期戰略考慮。
中國之所以如此謹慎地表達立場,有著與美國和歐洲在外交、經濟方面的長期戰略考慮。

中國之所以如此謹慎地表達立場,與其同美國及歐洲在外交、經濟方面的戰略博弈息息相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國從當前的烏克蘭危機中短期受益,因為這場危機分散了美國對中國的注意力——原本中國才是華盛頓的主要對手,而不是俄羅斯。」科羅廖夫說。

中國與美國的關係近年來急劇惡化。2018年美中貿易戰爆發以來,雙方在軍事、科技等多方面發生衝突,兩國關係跌入冰封期。新冠疫情更令兩國關係惡化加劇。華盛頓在北京尤為在意的奧運會前以新疆人權問題為由發動外交抵制,令中國的國際形象蒙上陰影。

科羅廖夫說,中美競爭是當代國際體系中最突出的結構性特徵,是長期趨勢。近期美國也在鞏固印太地區的力量以遏制中國。而美國目前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俄羅斯及其烏克蘭政策上,暫時沒有人再談論新疆問題了。

「這讓美國筋疲力盡,也為中國在亞太地區與美國爭奪地緣政治影響力贏得了時間。」

最近兩年,不僅美中關係惡化,中歐關係也呈螺旋式下降。歐洲對中國的非市場經濟行為及人權記錄的擔憂不斷增加。去年3月,歐盟制裁了四名中國官員及新疆公安廳;中國隨後對歐洲議員實施反制裁。去年一項擬議中的歐中投資協定也遭到擱置。

最近幾個月,在北約成員國立陶宛加深與台灣之間的關係後,中國對其採取貿易禁令。歐盟多國團結起來為立陶宛辯護,在世界貿易組織(WTO)對中國提起訴訟。

華盛頓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研究員克雷格·辛格爾頓(Craig Singleton)在《外交政策》撰文指出,中國對歐盟和英國的出口加起來幾乎是對俄羅斯的10倍。隨著對技術轉讓和中國投資的限制越來越多,以及要求減少供應鏈對中國依賴的呼聲越來越高,如果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對普京過於支持,中國的經濟可能面臨來自歐洲的制裁。

宋文笛認為,「中國希望在歐洲和俄國之間,保存超然的制高點,引起雙方競逐北京支持,進而增加中國面對美國時的籌碼。」

他形容中國需要俄羅斯在歐洲製造「恰到好處的緊張局勢」,「緊張得足以分散西方能夠放在印太區域的精力,甚至引發歐洲爭取中國調停;但是不要升級至全面戰爭,以免為中國二十大之年帶來太大的不可控的國際環境變數,也避免西方國家怪罪中國、批評中國為侵略者俄羅斯提供助力。」

科羅廖夫指出,歐洲本身在烏克蘭問題上存在分歧。法國、德國、義大利等與美國並不完全在同一陣線。歐洲不太可能因為烏克蘭問題而有意切斷與中國的經濟合作,因為烏克蘭不是歐洲的優先戰略利益。

他認為,儘管中國擔心烏克蘭局勢升級可能帶來的後果,但北京不太可能在全球政治的一般事務上,尤其是俄美關係上,停止支持俄羅斯。在中國與西方關係越來越緊張的情況下,「中國不能失去其唯一的盟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