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導對日和約,要求日本放棄台灣主權:《杜勒斯與台灣命運》選摘(2)

2022-02-25 05:10

? 人氣

顧維鈞回憶,在成功湖的會晤,杜勒斯提及他與蘇聯和遠東委員會的其他成員,都已談過對日和約的初步構想。杜勒斯說明美國的立場:和約應簡潔,對日本國防不應有限制,不應有賠償,對日本經濟限制應取消。至於領土條款,杜勒斯說,日本必需承認朝鮮獨立,接受琉球群島和小笠原群島由聯合國托管,並由美國代管。「台灣與澎湖列島,千島群島和南庫頁島地位,日本必需接受由英國、蘇聯、中國和美國所作出的決定。如果在和約生效後一年內,四國對這些領土的地位還不能達成協議,則此問題應由聯合國大會裁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杜勒斯把美國政府有關和約的7點原則聲明給予顧維鈞,但見諸美國外交文件所收錄的七點備忘錄,第四點有關領土條款並沒有列出杜勒斯所說明的處理程序,只稱日本必需宣布放棄在朝鮮,台灣及澎湖的利益,並接受琉球群島及小笠原群島交聯合國托管,並由美國代管。

在會晤中,杜勒斯以美國政府尚未決定是否把台澎當作中國領土為由,不能回答台灣地位問題,但他提醒顧維鈞,台灣是有糾紛的地區,並且是關係到國際社會,也涉及美國利益,美國已決定把這個問題凍結起來。杜勒斯瞭解國府的立場,但希望國府在聯合國不要太激烈反對美國的立場,以免替美國製造難題,也突出雙方立場分歧。

杜勒斯並透露,和約談判的程序,將採取一系列「非正式外交討論」,而非召開正式會議,以便易於調和意見,他認為因為英國、蘇聯、印度、巴基斯坦均已承認中共政權,

遠東委員會13個成員有6個是大英國協成員,國民黨政府處境艱難,這樣做對國民黨政府比較有利。和約無論如何要在1951年仲夏完成。

這時杜勒斯並沒有提及國民黨政府參加和約的問題,而國民黨政府自認是盟國,也沒有想到被排除在和約之外,只專注要以和約取得台澎主權。但英國在遠東利益與美國分歧,英國已經承認中共政權,而且還在殖民地香港有它的利益,不敢得罪中共;英國也希望中共簽對日和約,讓日本早日恢復與中共貿易,不要到東南亞與英國搶貿易地盤。

抗拒英國壓力是杜勒斯的最大難題,而他對保障台灣權益的最大貢獻,也在他態度堅定,抗拒英國親中共的立場。杜勒斯在1951年1月12日向英國駐美大使奧立弗(Oliver Franks)簡報美國的構想時,首先便說明對領土條款的立場,強調目前美國只要求日本放棄台灣主權,並不表明台灣問題最後應如何解決。但他交給奧立弗的七項原則備忘錄,即如前述交給顧維鈞的聲明。

杜勒斯在華府協調國防部與國務院,取得共同意見,一月下旬率美國代表團前往東京進行和約磋商,他在東京告訴韓國大使,他此行目的在聽取日本對美國所提七點原則的意見。然後與遠東委員會成員,印尼,韓國及錫蘭代表磋商。採取雙邊討論的方式,主要目的在不讓某些國家有機會主張和約排除南韓與國民黨中國,而納入北韓與中共。

杜勒斯在東京分別會晤英國及法國代表,而且與英國代表兩度晤談,因為他認為英法與美國關係特別;但他避不見國民黨政府代表何世禮,僅由美國代表席柏德(W. J. Sebald)邀何世禮午餐。

1月29日,杜勒斯與英國大使阿瓦利(Sir Alvary Gascoigne)會晤,英方主張對台灣與澎湖問題應該尋求解決方案,而不應像美國的建議把它懸在半空中。

同一天,杜勒斯會晤日本首相吉田茂,日方主要談安全與貿易問題,並未觸及領土變動,吉田茂要求不要對日本貿易作限制,因為長期而言,日本有必要與中國貿易,而共產中國終會採取戰爭歸戰爭,貿易歸貿易的態度;日本商人認識中國人,有長期與中國人合作的經驗,可以當民主的第五縱隊去改變共產黨。

2月3日,杜勒斯把一份和約草案交給日本,這份草案有關台灣與澎湖問題的規定仍依舊案,只由日本宣布放棄。

20220218-《杜勒斯與台灣命運》立體書封(玉山社提供)
《杜勒斯與台灣命運》立體書封(玉山社提供)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曾任聯合報駐華府特派員、台灣日報駐美主筆。現為自由時報特約撰稿人,從事美國東亞外交事務研究。本文選自作者新作《杜勒斯與台灣命運:一代巨人留下台灣民主獨立的生機》(玉山社)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