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康寧導讀:《公民哲學》所開展的新視野,一本寫給臺灣讀者的書

2022-03-28 05:10

? 人氣

3. 傳統的東西,雖然有不少糟粕,但不可否認,也會有許多菁華,書中所提及的實踐智慧,正是經過歷史考驗所淬取出來的傳統菁華。既然是「菁華」,自然不會是「大量」的,故書中談到古典的內容,所占幅度不會太多,但都扮演關鍵角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學生、讀書、考試、上課。(圖/pixabay)
傳統的東西,雖然有不少糟粕,但不可否認,也會有許多菁華。(圖/pixabay)

4.雖然書中與許多西方當代重要的學者對話,但對話的重點不是要否定、駁斥這些理論,相反的,是透過批判性的觀點來吸收這些理論的優點,再重新框設問題,展開新的視域。這個做法,也是面對「深度歧見」的一種態度與實踐。如在與羅爾斯對話的過程,展示了儒學如何立基在「公民地位」,透過「故事地位」來參與公民社會(儒學不一定要接受政治自由主義的「自主」觀念,而可以用「故事地位」的理念來共同形塑公民文化,但這個過程卻是在討論羅爾斯的哲學所展示出來的),而在與德沃金對話的過程,則展示了如何從「公民地位」的角度,批判性地探討「政治共同體」,最後發展出「公民共同體」的理念。

5. 面對「深度歧見」,書中提出的方案是「調節」而不是「調解」、「調和」、「化解」或「解決」,使用「調節」一詞自然有鄧老師的用意,其中一個重點是,「調節」並不是要取消衝突,或暫訂協議,而是要善用衝突,重新框設(reframe)問題。

6. 「公民哲學」與「公共哲學」不太一樣,前者關注在如何調節深度歧見與多元價值的衝突,而後者則側重以哲學觀點來分析與評論社會時事議題。兩者雖不同,但對臺灣的社會文化都非常重要。

在民主多元的社會裡,總會存在許高度爭議的議題,若無法聆聽他者,爭議就有可能醞釀成衝突,進而分裂社會。面對美國的政治文化、中國的儒學文化以及臺灣內部的同婚爭論,這本書都向我們展示了「兼聽」的重要性,特別是如何重新框設問題,展開新的視角。

在臺灣,具有重要學術洞見與創新價值的著作,往往不太容易普及,讀者群大多是學術圈的成員,而很多哲普書,重點也不是提出學術創見。要兼顧學術創見與普及性,難度非常高,但《公民哲學》作為一本學術著作,其文字表述卻深入淺出,而且內容切合臺灣的處境,是寫給臺灣讀者的一本書,值得我們好好珍視。

註:關於《公民儒學》的介紹,可參閱陳康寧(2020),〈臺灣是否能發展出自己的民主理論?──以鄧育仁的「公民儒學」為考察對象〉,《思想》第40期,頁63-94。

*作者為閱讀愛好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