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親愛的,我改一個字就讓所有縣市變成直轄市了

2021-12-29 06:10

? 人氣

新竹市長林智堅宣布,將不參選新竹縣市合併升格後的大新竹市市長。(盧逸峰攝)

新竹市長林智堅宣布,將不參選新竹縣市合併升格後的大新竹市市長。(盧逸峰攝)

新竹市長林智堅拋出震撼彈,聲明棄選「大新竹市長」,希望透過棄選,讓立法院的《地方制度法》修法能夠順利,使竹市竹縣能夠順利合併改制為直轄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然而依照柯建銘委員所提出的《地方制度法》修法版本,試圖為竹市與竹縣合併改制解套。綜觀這個草案版本,沒有新增門檻,沒有大幅修改改制「直轄市」的實質要件內容,而且只改了一個字,將該法第四條條文的「且」字改成了「或」字。而這樣極為有限的條文文字更動,不但讓新竹縣市合併改制直轄市有了法源依據,同時更也可以讓「所有的」縣市依據此一新設條款,改制成直轄市。

長期以來,我國直轄市門檻有二,必須同時滿足此二條款。其一為人口125萬人,這是客觀的數據門檻,端視各縣市申請改制時有無達標,有就有,沒有就沒有,非常清楚;其二為「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發展上,有特殊需要之地區。」這個標準,是主觀的,可由主導或發動改制的單位,透過有利說法彙整、不利說法鄙視,形塑必須將特定縣市改制為直轄市的輿論氛圍,進而促成改制直轄市的目標。當前的改制直轄市規定,以上兩個條款必須同時達成,否則無法改制;但若修法改成「或」,只要滿足其中一個條款即可獲准改制為直轄市。

然而,此時此刻的彰化縣民都在關心,為何2010年130萬人的彰化縣無法改制直轄市;但今天的政府卻積極促成合計僅102萬人的新竹縣市可以改制成直轄市。目前的說法是,新竹縣及新竹市是我國半導體產業的重鎮,應予合併改制為直轄市,以強化該等地區的統領能力;並使我國的護國神山產業,繼續保持競爭優勢,為我國帶來高科技產業產值。

20211225-彰化縣長王惠美出席2021新北歡樂耶誕城公益活動。(蔡親傑攝)
人口達一百三十萬的彰化縣提出升格案對提送內政部,中央政府迄無動靜。圖為彰化縣長王惠美。(蔡親傑攝)

這樣的說法其實公說公有理、婆說沒道理,你把絕對的人口數字「相對化」,就會變成任人隨意主張的情形。但無論如何,這樣的制度設計,就是對於彰化縣不公。眾所周知,2009-2010年彰化縣其實也有遞送改制計畫書到內政部,當年的人口超過130萬人,但因上述第二門檻被認為不重要所以無法改制為直轄市。如今,竹竹合併來勢洶洶,在爹疼母愛的情勢下,量身訂做改制法源。就算竹竹合併與彰化能夠同時改制成為第七都與第八都,這也顯現出當政者獨厚新竹,讓比較「細漢」的新竹,相對於彰化超前十多年,一舉躍昇成為直轄市。

情況不只如此,雖然只改了一個字,但差一個字差很大。在該版本的規定下,其實不只大新竹、不只彰化,諸如屏東、雲嘉嘉、南投、基隆、宜花東,甚至金馬澎,只要透過寫手或網軍,編寫改制直轄市的主觀要件內容,依照「或」字後的第二條款,申請改制直轄市。至於會不會成功獲准改制,則端視執政的政府如何面對政治壓力、中央與地方是否同黨派,以及執政的政府是否要大舉消滅鄉鎮市自治而定。

*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