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萊豬公投」未通過,BBC:美台合作與福島食品進口可能大步前進

2021-12-22 13:20

? 人氣

2019年5月16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成員國代表在智利首都聖地牙哥聚會(AP)

2019年5月16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成員國代表在智利首都聖地牙哥聚會(AP)

台灣「四大公投」剛結束,結果是提案全數沒有過關,讓台灣執政黨民進黨及總統蔡英文度過執政「提前跛腳」的政治危機。不過,國際上各界最關注,仍是此次禁止美國「萊豬」(含有瘦肉精萊克多巴胺豬肉)一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外界分析,台灣進口萊豬背後區域政治意涵深厚,此次禁止萊豬公投失敗,是否會加速台美經濟貿易往來,甚或協助台灣更快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全面進展協定》 (CPTPP)等議題持續成為輿論熱點。此外,台灣政府未來是否解禁日本福島等五縣食品入口,也在公投結果後成為各界焦點。

據此,澳洲國立大學(ANU)講師宋文笛告訴BBC中文說,公投結果表明,既然台灣方面已經做到其承諾的,「移除美方眼中雙邊經貿關係升級的路障,日後將雙邊經貿協議 (BIA) 落實的壓力,即將轉移到美國政府方面。」

外界分析,台灣當下的重要經貿目標是除了是持續2021年復談的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之外,還希望簽署台美「雙邊貿易協定」(BTA)前進。

pig being transported
有台灣民眾憂慮含有瘦肉精的豬肉,若流入低成本的餐飲行業,會影響收入不高的民眾或學生健康。

萊豬解禁與台美關係

此次公投「反萊豬進口由中國國民黨林為洲立委提出。公投結果,同意禁止萊豬得票為393萬6554票(約48%)、不同意413萬1203票(51%),公投案沒有過關引發台灣輿論議論紛紛。

因為,此案除國際關注之外,也被認為是四大公投案中最有可能過關的提案。除了國民黨之外,本土派的政黨「時代力量」也公開同意暫緩萊豬進口,加上民眾對於食物安全的焦慮,在民調上,此案一直最被看好通過。

但在民進黨從總統府到行政院的「府院黨」全台強勢動員游說民眾的同時,美國也不斷釋出對台經濟友好信號,一方面捍衛美國豬肉安全,另一方面則表示希望與台灣擴展經貿合作。

12月7日,美國商務部長雷曼多(Gina Raimondo)與台灣經濟部王美花部長首度舉行視訊會談。根據美國在台協會(AIT)新聞稿,會談中雙方同意透過新建立的「美台技術貿易暨投資合作架構 (TTIC)」進行合作,特別商討在半導體(semiconductor)等領域的合作方案,鞏固關鍵供應鏈,促進雙邊的投資與貿易。

台灣前總統陳水扁去年便稱,雖然蔡英文說此舉是台美經濟全方面合作的重要起點。「但是蔡英文沒說的是她已經抗拒不了來自美方的政治壓力了。」

陳水扁又說,當年美國在台協會處長(AIT)楊蘇棣(Stephen Markley Young)曾告訴他「美牛不是科學問題,也不是健康問題,而是政治問題」。陳水扁稱,這是每一任台灣總統都要做的政治決定。馬英九在2008就任台灣總統後,美國對台北重新進口美國豬牛的施壓也並未停止。2012年,時任AIT處長司徒文(William A. Stanton)抨擊指與馬英九政府討論含瘦肉精美牛進口議題,就像「漫長又黑暗的隧道」,是台灣「保護主義」的代表。

2020年,在美中貿易大戰以及新冠疫情加劇兩國磨擦的背景下,台政府宣佈解禁含瘦肉精的美豬及美牛進口,代表美國利益的政府及評論者的反應甚佳,並不令人意外。

CPTPP門票到手?

分析公投結果,美國華府智庫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 ASPI)副會長溫蒂卡特勒(Wendy Cutler)在推特評論稱,公投結果有助於台美雙方將討論良久的雙邊問題「拋在腦後,並持續加強與台灣在供應鏈、技術與其他新興議題的經濟關係。」

各界特別關注台灣在公投後如何加入CPTPP的問題。台灣經濟部長王美花周一(12月20日)稱,公投結果對於台灣加入CPTPP有很大幫助。

「如同過去馬英九,為了加速與中國區域整合,推動台灣加入ECFA及修改服貿條例,引發太陽花運動,蔡英文在推動台灣往太平洋區域整合,加入CPTPP,也會遇到政治挑戰,」他說。

不過,台灣政黨「時代力量」過去便批評蔡政府以台美關係進展以及能否加入CPTPP「恐嚇台灣民眾」。時代力量稱,英國今年初申請加入CPTPP,9月28日進入入會談判,但英國並未開放「萊豬」。

此外,國民黨中國大陸事務部主任林祖嘉也投書台媒稱,台灣是否能加入CPTPP,取決於未來台灣能開放多少市場,「萊豬」開不開放不該是會員國在乎的事情,政府不該以犧牲民眾健康做為代價。

由11個亞太國家在2018年簽署的CPTPP是該區域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機制,覆蓋了約5億人口,和13.5%的全球經濟。而CPTPP的前身《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定》(TPP)原本是由美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 ; 歐巴馬)在任時創立,被外界判定為當時其「回到亞洲」戰略的核心,目標之一是為抗衡中國在亞洲日益增加的影響力。

根據台灣官方數據,CPTPP多數成員國是台灣的主要貿易伙伴,佔台灣國際貿易的24%以上。2020年,台灣對中國出口(含香港)達到1514.5 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佔台灣總出口值43.8%。

日本福島食品

此次公投結果,引發印太(Indo-Pacific)地區區域政治關注。

譬如,美國在台商會會長韓伯儒(Rupert Hammond-Chambers)在公投後公開稱,此次台灣公投結果,意味著台灣與美國、日本和其他「志同道合」的伙伴將再進一步建立重要聯盟的途徑在貿易和安全領域上的暢通,蔡英文的新任務是繼續加強與美國、日本、歐盟和其他民主伙伴的關係,作為抵禦中國壓力的關鍵力量。

因此,除了美國之外,台灣與日本經貿整合的關係,在公投後成為焦點,特別是日本是CPTPP機制的重點國家,而日本核災區的福島周遭五縣食品,多年來無法出口台灣,一直是日台雙方磋商以久的燙手山芋。

被認為對日本執政黨仍有影響力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便在台灣公投前夕高調接受台媒專訪引發關注。本月初,安倍接受親綠的台灣《民視電視台》訪問說,他個人支持台灣參加CPTPP,但安倍稱「蔡總統已經表示會接受CPTTP的所有有關規範,重點是CPTPP設有較高的規範。」

安倍訪問播出後,日媒稱安倍高調發言,是寄望台灣能解決萊豬問題後,接著討論開放日本地震災區的食品進口。

12月18日公投結果出爐後,日媒大幅報導分析公投結果,並將焦點轉移到福島食品解禁。日本《讀賣新聞》稱公投結果對期待開放市場、與加強台美關係、推動加入CPTPP的蔡英文政府來說是實質勝利。《讀賣新聞》特別強調,此次公投案遭否決便有可能解除對福島等5縣食品的進口管制。台灣中研院副研究員吳建輝也曾對BBC中文說,加入CPTPP是台灣政府長期推動的政經戰略目標,但能否解禁日本福島食物進口,是目前台灣加入該機制的最大挑戰。

日本國際教養大學(Akit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中國研究助理教授陳宥樺向BBC說,加入CPTPP需要與其他11個會員國做事先的階段性協商。而對於國營企業的補貼、知識產權、數據儲存等問題這些中國大陸都尚未解決,而輪值國日本對於遵守此類規則向來有很高要求。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朱松嶺向港媒「大公報」表示,兩岸在CPTPP在博弈「恐怕是美、日打台灣牌的延續,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朱松嶺向港媒「大公報」表示,兩岸在CPTPP在博弈「恐怕是美、日打台灣牌的延續,

藍綠繼續纏鬥

此次公投也是台灣兩大政黨一次展現彼此政治實力的對壘。

台灣中央選舉委員會前主委陳英鈐在公投後的座談會上觀察稱,民進黨面對公投開始是驚慌失措,但方向確立後,全黨一致團結,氣勢如虹動員支持者出來投票。反觀國民黨在黨內團結上不夠一致。

不過,台灣中山大學政研所廖達琪特聘教授則認為,此次公投對台灣兩大黨來說,如此低投票率是個警惕,沒有人是贏家。廖達琪向台媒聯合新聞網分析,蔡政府「府院黨」全力動員,「和藍營資源天差地遠,投票結果,四大公投案都沒通過得票門檻,綠營沒能贏得風光,對蔡主席領導威信仍是警訊。」

宋文笛則告訴BBC,此次公投的結果證明民進黨政府依然擁有充沛的政治實力,並未明顯受到進入總統第二任期影響。「在早期公投議題民調相對不利的情形下,蔡英文政府依然具備足夠的政治說服力和內部政治統合及動員力,帶動開出對其有利的公投結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