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喬觀點:秋鬥行─反萊護藻連結反迫遷運動的民間力量

2021-11-27 06:30

? 人氣

秋鬥行腳從13日開始,從屏東火車站開始行走30天,終點站是台北凱達格蘭大道。(資料照,曾原信攝)

秋鬥行腳從13日開始,從屏東火車站開始行走30天,終點站是台北凱達格蘭大道。(資料照,曾原信攝)

秋鬥行腳,一開始就以「反萊護藻」作為號召,並在每日行走的路程中,連結在地力量,作為抗爭的主軸。11月25日,行腳進入中彰投,恰是沿島南至北行程的中繼轉接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行走。冬日暖陽下,總是見到熟悉的三角旗幟上,寫一個「鬥」字;民間廟會慣用的黃底黑字,格外鮮明,特別是插在珍愛藻礁的粉紅T恤上,有一種逆風而上的風采,就浮現在行腳者、也是劇場好友曾啓明的身影上。啓明多年前,開始了他在行為藝術上的表現:以身體為元素,將理念高度凝結,展現一種介於抽象與現實之間的美學風格。他,通常話不多,身體卻成為他對世界發聲的載體。

這些年,他關注藻礁,且在一種持續與藻礁生態共存活的狀態中;這樣子看,他的行為藝術,其實更接近一種以文化行動的救贖,對待身體所體現的能量;在我非常粗淺的對於行為藝術的認識中,他投入行腳,與工運/社運人士同行,也是一種文化行動的身體行為。在這裡,用身體做一件事;一件與7600年藻礁共生的行為,是我感知到他腳蹤的行走方位。恰也是一種文化行動的再生。

20211126-行為藝術家曾啓明。(作者提供)
行為藝術家曾啓明。(作者提供)

腳蹤踏入中部,是整體行腳行程的中繼站;在前瞻與回顧的轉折點上,歇下身心的同時,進行反思與評估。從反萊豬到護藻礁,除了在生態與食安議題投注身心之外,也在行腳過程中,關切其它社會公義事務,秋鬥團隊因而連結台中黎明幼兒園,得知林金連園長將於11月28日黃昏,舉辦一場立碑儀式,紀念這10多年來,因迫遷而犧牲生命的村民;藉此,立碑儀式和秋鬥「反萊護藻」的號召,相互連結成講座記者會。主軸立基於如何將土地正義和生態與食安,藝術家放在一個得以被社會大眾辨識的平台上。思辨的背後,有犧牲的人與土地、海洋與生態,如何被重新找回價值的介面存在。

這在一定程度,得以回到先前於台北中正廟廣場,搭帳篷舉辦「大眾葬」的文化行動上:當時,這項文化行動的倡議,是為復甦被疫情隔離而默默犧牲者的名份;當下,則以此主軸,擴及海洋生態及食安問題,如何在公投上產生社會/政治/文化效應的連帶。兩相串接,都為復甦被體制犧牲者的共同記憶;其延伸的意涵,既有現實抗爭的層面,也具備文化抵抗的想像層次。

20211126-秋鬥行腳凱道會師。(作者提供)
秋鬥行腳凱道會師。(作者提供)

這樣的規劃,回返2015年在台西村的記憶;那時,將劇場作為文化行動,在村莊裡展開一項稱作:「返鄉的進擊」的反空污倡議。期間,兩件事情於今記憶猶如日昨:第一,許媽媽在「證言劇場」演出時,提及庄內黃昏堤岸旁的海鳥時,引發網路群組間超乎尋常的廣泛流傳;其二,詹長權教授的公共醫療團隊,在簡易的活動中心,以最為普及的表格化方式,和庄裡18至80歲的村民解釋血液中重金屬成分。這兩件事,就我的觀察與分析,是空污受害民眾終而得以在弱勢狀態,以客觀數據公然和財團及執政單位,展開反擊的關鍵。

也是在這樣的情境下,認識了葉光芃醫師與彰化醫界聯盟以及環保聯盟部分成員;時間輾轉,政黨輪替,空污問題尚未解決之際,天然氣三接工程對於大潭藻礁的劇烈衝擊,成為島嶼海洋生態最令人關切的議題。重要的是,這時的綠色政權,握住了以文明的虛矯性為欺瞞的傲慢姿態,非只不再兌現過去對環境與食安的諾言,而且全面壓制與其意見相左的環保與食安社會良知,其普遍性已然成為眾所週知的客觀存在;只不過,宣傳機器與國家資源的充分掌權,形成另一種假象民主下,人人紛紛在網路虛擬世界前噤聲或以不表態來自保的狀態。

台中市黎明幼兒園迫遷行動,自10來年前,資本家勾結政府重劃面積略奪人民土地以來,形成老農無力反抗並逼迫遷離的慘境,村莊重劃後3年,造成52人不幸犧牲;直到2020年,已有幾將200位村民紛紛不幸往生。迄今更已超過200位犧牲者。為讓不幸往生者的魂魄有所依歸,11月28日黎明幼兒園林金連園長,將於園區內為迫遷而抑鬱犧牲生命的村民,舉辦一立碑揭幕儀式。

黎明幼兒園是官商勾結逼迫人民的迫遷事件;立碑爭取往生者存在的價值,恰與反萊豬護藻礁所爭取的:人民不再被錯誤政策與財團掛勾所驅使或欺騙,有著密切的相互連帶關係。藉此,儀式配合秋鬥行腳隊伍的行動,將於下午5時舉辦系列的講演活動。這項行動,以「民間反瘦肉精聯盟」在蘇貞昌演講場合,高舉(No Toxic Pork)毛巾布條,卻遭壓制架出現場事件,作為宣示行動劇開場。

20211126-「護主權併公投拒萊豬」系列圖卡。(作者提供)
「護主權併公投拒萊豬」系列圖卡。(作者提供)

秋鬥行腳,中部再燃火焰;並為迫遷事件犧牲者立碑。

*作者為文化行動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