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聿文觀點:習近平的「台灣紅線」在哪裡?

2021-11-25 07:00

? 人氣

習近平被認為是毛澤東之後最具權勢的中共領導人。(美聯社)

習近平被認為是毛澤東之後最具權勢的中共領導人。(美聯社)

中國外交部將中立(陶宛)外交關係從大使級降為代辦級,以抗議立當局允許設立「駐立台灣代表處」。某種程度上,北京的這一舉動可以用來檢視中國在台灣問題上劃定的紅線的具體標準。

中國喜歡在台灣問題上為台灣和支持台灣的西方國家劃紅線,但從來不向外界清晰表達紅線的具體內容,只是一味強調觸碰紅線會有多嚴重後果。由於往往把話說得很死,當台灣或者美國的某一動作被外界認為已經踩到中國的紅線,比如美今年兩次派參議員乘坐行政專機或者軍方運輸機訪台,按說,這符合中國定義的觸犯紅線之舉,但北京的反應除了言語抨擊,以及例行的軍機擾台,並無進一步的激烈行為,這就導致人們對所謂紅線的強烈質疑和輕視,認為你究竟有沒有紅線,是不是在虛張聲勢,也誘使台灣和一些國家主要是美國想踩一踩中國的紅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今年以來美台在台灣問題上發出的一系列在北京看來是「挑釁」的舉動,未必沒有試探中國紅線的用意。立陶宛在北京抗議下允許設立以台灣名義的駐立陶宛辦事處,也應看作在這一背景下的同一動作。

北京當然意識到在「台灣紅線」問題上的言行不一給中國自身帶來的麻煩和後果,其中之一是中國的民眾對北京到底有多大決心在台灣問題上捍衛中國的利益是懷疑的,對北京「光說不練」失望與不滿,將北京的行為拿來和莫斯科對比。後者在領土問題上很少像中國官方那樣說狠話,但來真的,敢以保護俄羅斯人為藉口直接派兵把屬於烏克蘭的領土奪過來,即使為此受到西方的制裁,而北京缺少這種魄力。即使這回對立陶宛的外交降級反制,北京看起來硬氣,但很多民眾依然不買賬,認為應該直接斷交,並通過支持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打擊立國。

立陶宛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帕維里歐尼斯(Žygimantas Pavilionis)發文慶祝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成立。(取自Žygimantas Pavilionis臉書)
立陶宛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帕維里歐尼斯(Žygimantas Pavilionis)發文慶祝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成立。(取自Žygimantas Pavilionis臉書)

習近平的猶疑

客觀來說,北京並不是不想在台灣問題上表現得和莫斯科一樣強硬。既然中國宣稱已經強起來,就該有強起來的姿態,對被認為觸犯中國利益的踩紅線行為,不僅態度而且行動上也要提升反制等級,這大概就是北京加強軍機擾台的原因。然而,習近平確實沒有像普京那樣逞蠻勇之氣,甚至也不像他的前前任江澤民用試射飛彈的方式對待李登輝的特殊兩國論來對待蔡英文的兩國論和美國不斷打台灣牌,原因可能既有習性格上的猶疑一面,但主要是台灣問題的牽一髮動全身的特性,使得他不敢輕舉妄動,可以用武力去威嚇,但真正行使武力就必須慎之又慎。

作為中美、中西地緣政治和意識形態角力的焦點和關鍵,台灣不僅攸關中國的民族崛起,中共的政權安危,也和習個人的政治生命和歷史地位切實相連。眼下,中國的整體國力雖然仍在增強(對這一點的判斷其實有歧義),特別是軍事實力有了長足進展,甚至某些方面超過了美國,比如超高音速武器和中程飛彈,但中美畢竟還存在相當的差距,中國跟整個西方的差距就更大。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