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3.2億人口,可能僅會留下60多塊骨頭化石—要怎麼做,人死後才會變成化石?

2021-11-17 14:10

? 人氣

當然,人類還有一個優勢,就是人的屍體通常埋在地下六英尺(火化除外)。但是,光憑這一點是不夠的。

2. 需要一點水

第一步顯然就是死亡,但是死亡的地點是有講究的。挑選一個完美的環境是關鍵。水是需要重點考慮的一件事。如果死亡的環境十分乾燥,屍體就會被食腐動物發現和破壞,骨骼會在地面慢慢被風化。大多數專家認為,屍體要被沙土和沉澱物快速掩埋——最佳場所是湖泊、漫灘、河流或者海底。

「發掘出最好的化石的古環境往往是湖泊和河流系統,」澳大利亞布里斯班昆士蘭大學(University of Queensland)的埋藏學家凱特琳·塞姆(Caitlin Syme)說。關鍵是新沉積物掩埋屍體的速度。她推薦的是從山上過來的河流,因為侵蝕作用會帶來很多沉積物。另一個選擇是三角洲海岸或漫灘,當河水進入海洋時,沉積物會快速堆積起來。

在理想的情況下,還需要厭氧環境:由於氧氣含量非常低,腐化和干擾屍體的動物和微生物無法在此生存。

基德韋爾建議避開海床以下50公分左右的地方。她說:「這是蝦、蟹和蟲子可以挖掘到的最深處,它們可能會把含氧氣的水引入沉積物中,」而這可能會促使屍體分解和破碎。

「在死後,屍體最好位於海拔相對較低的地方,這會成為沉積物的水槽。最好還有積水——比如池塘、湖泊、河口或海洋——這樣就有可能形成厭氧環境,」她說。

始祖鳥

如果條件適宜,人體也可以像這頭1.5億年前的始祖鳥一樣保留下來(圖片來源:Getty)

還有一些罕見的情況,在穩定的厭氧環境下,化石還能保留皮膚、羽毛、內臟這樣的柔軟組織。例如中國出土的很多身披精細羽毛的恐龍,還有巴伐利亞採石場出土的最早的鳥類始祖鳥的化石。

一旦化石進入生物活躍層以下,它就會穩定下來,隨著沉積物的堆積,繼續埋入更深處。基德韋爾說:「那時,被破壞的風險就要改用完全不同的地質時間尺度,即構造變動的時間。」

那時,問題就是包裹屍體的沉積物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變成比較耐久的石塊,然後再過多久以後地質活動會把化石送至有侵蝕作用的地方,把它暴露出來。

3.不用棺材

下面是一個棘手的技術問題:化石究竟是什麼——以及你希望自己的身體變成哪種化石。

通常來說,五萬年左右的是亞化石,它大體上仍然是生物原本組織構成的。比如洞穴裏發現的已經滅絶的更新世大型動物,典型的例子有南美洲的大地獺、歐洲的洞熊和澳大利亞的袋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