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瑤崇專文(下):如果能選擇─228之後台灣人的首選一是美國二是日本

2018-02-23 05:50

? 人氣

美國檔案館中有非常多與戰後初期臺灣相關的紀錄,這些檔案過去沒有得到充分的注意,這些紀錄不只提供了外國人所觀察到的重要事實,更重要的是有中文資料所缺乏的「觀點」。除了能幫助吾人深入地認識二二八事件之外,更能幫助我們超越狹隘的單一視野,並從更多元的角度認識二二八與臺灣戰後史之發展。本書所選譯的戰後史相關檔案,可細分為以下幾個部分:戰後初期、美國領事館有關二二八事件的報告、分離主義之資料等等。以下以此分類加以介紹。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戰後初期的資料中,最值得關注的就是對長官公署腐敗以及臺灣民心不滿的觀察,這些資料主要是由美國戰略情報處(OSS)調查所得。過去國內曾有蔡丁貴教授翻譯OSS的調查資料結集出版,書名《狗去豬來:二二八前夕美國情報檔案解密》,為大家所熟知。不過這只是全部調查資料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本書則更進一步挑選過去未曾翻譯的部分,例如「70軍軍紀」、或「1946年10月間的政治發展」、或「街頭巷議」、或「臺灣目前的輿論」等。這些資料都同樣指出,在新政府統治下,臺灣人普遍抱怨治安嚴重惡化,而且不滿和憤怒與日俱增,臺灣人與腐敗無能的新政府之間的關係相當緊張,衝突一觸即發,只是尚未觸及導火線而已。

美國檔案反映出一般臺灣人對中國新政府「態度」的轉變:戰後最初期對於能脫離戰敗國之羈絆而回到「戰勝者」祖國,臺灣人原本普遍懷抱高度的期待;但當中國直接統治臺灣,立即發生政治經濟嚴重退步,因此臺灣人很快地從期待變成憤怒不滿,進而反對。在街頭的訪談中,可看出在國民黨政府統治下臺灣人心中的無奈,進而幻想若換個政府或被美國統治將會多好。這種背離國民黨政府的態度,終於在二二八事件時爆發。

關於二二八事件時期,本書選譯了國際媒體的報導、澳洲方面對二二八事件的看法與美國領事館有關二二八事件的報告等。國際媒體的二二八事件報導,主要是根據中文報紙而來。這方面以國內臺北二二八紀念館收集的最多,尤其是在鎮壓後,中文媒體大都遭國民黨政府關閉,只有英文媒體能夠報導鎮壓時屠殺的狀況。而美國領事館有關二二八事件之報告,在過去學者(例如陳翠蓮教授等)的研究中常有引用,但本書有更多檔案的選譯,有些問題仍可繼續深入討論。

其次,在二二八事件期間,除鎮壓之外,最值得注意的是臺灣人的請願運動。二二八事件是占領狀態下臺灣人反抗不義國民黨政府的事件,因此臺灣人陷入沒有政府保護與協助之狀態,此時面對國民黨政府可能的鎮壓屠殺,美國成為唯一可以拜託請願的政府。美國領事館檔案中,臺灣人有多次向美國請願之紀錄,現在確認留存下來的請願書有三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