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康專文:當代中國紀錄片的軌跡

2018-02-17 07:10

? 人氣

自從有電視以來,中共就高度重視對螢幕的控制。據說,當年毛澤東就是每天要看電視,錯過了就要打電話讓電視臺專門為他重播一遍。「文革」中,毛也主要是靠電視向全國轉播他在天安門接見百萬紅衛兵而樹立起近乎神的形象和權威。國家所任命的廣播電視部長,每天有一件必須要作的事情,就是在下午四點鐘,到電視臺的主控室去審查當晚七點要播出的電視新聞,這對一個部長來說,當然是一件非常繁重的工作,所以,中國的廣播電視部長通常都比較年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對其他的文藝性或專題性節目,中央所採取的審查辦法,一般是項目計畫要審查;製作完成後還要送審,根據政策口徑減掉有問題的鏡頭才能播出;播出後還會有麻煩,那就是一種沒有規則和政策依據的任何人都可以隨意施加的「後審查」,可能是幾個觀眾的批評電話,當然最要命的是中南海裡那些黨中央的老人們的電話,就可能不僅使一部片子被槍斃,還可能使它的製作者丟掉飯碗。

這種審查制度到1979年開始發生問題,變化的因素有以下幾點:

1、八十年代開始,中國成為世界電視大國,1987年電視機生產量達3000萬台,黑白電視機產量世界第一,全國擁有電視機超過一億台,電視覆蓋率達到百分之七十三,經常看電視的觀眾估計有六億人,因此各種電視新聞和電視節目對公眾的影響,都大大超過報紙和廣播。

國家領導人的觀念也在變化,比如當初尼克森訪華,美國電視攝影隊帶來全套彩色射錄轉播設備,大大刺激了周恩來,當即要買這套設備。中國電視事業便在國家的大量投資下迅猛發展,到1975年底彩電信號已接通全國,中央電視傳播網形成,1976年底已有大約三億人處於電視網覆蓋之下,1978年5月1日北京電視臺正式改稱「中央電視臺」。

中國電視的開放和引進,也是由CCTV在1979年播放一部關於1969年美國」阿波羅11號」登上月球的紀錄片開始的,中國觀眾在十年後看到登月奇觀仍很興奮,播放這個節目是因為鄧小平當時在美國訪問。電視射像機隨著鄧小平出訪而周遊世界,為老百姓打開了國門,看到所謂資本主義不是「水深火熱」而是富裕繁榮,中國反而貧窮落後,社會上開始有「中國會被開除球籍」急躁。至此,中國在電視的意義上已經是一個沒法被封閉的國家。

2、經濟改革,國家對媒體實行財政包乾制。中央電視臺由國家支付全額預算,改為差額輔助,差額部份由電視臺尋求廣告和贊助解決。1980年3月,CCTV播出的第一條廣告,是日本的西鐵城手錶,一年合同56,800美金,馬上又播出帶廣告的日本卡通片,收視率極高。市場經濟開始衝擊電視,各家電視臺都要千方百計用自己的節目提高收視率,而收視率最高的黃金時段可以賣最貴的廣告,中央電視臺不僅每年節目製作費4000萬元當中,有2700萬元要靠廣告,而且兩千名職工的獎金也要靠它。所以,電視臺的各級官員、編導人員都要設法製作和購買最吸引觀眾、但也最容易引起爭議的節目,以增加黃金時段的收視率。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