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台灣為何競相申入CPTPP?有關自由貿易的五個Q&A

2021-09-30 12:40

? 人氣

(BBC中文網)

(BBC中文網)

最近,中國和台灣相繼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議(CPTPP)的消息,使自由貿易協議再次成為新聞熱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就在中國提出申請的前一天,美國、澳洲和英國簽署防衛協議AUKUS,建立新的安全夥伴關係。中國舉動背後的政治意義引起更多關注。

國際間分析人士普遍認同的一種看法是,中國申請加入CPTPP,是要在這個美國啟動卻中途退出的自由貿易協議中爭取領導地位和作用。而台灣此時提出申請,也被認為與美中關係緊密相連。

BBC中文梳理自由貿易的起源和現狀,以及在國際政治中所發揮的作用。

自由貿易協議是什麼?

自由貿易協定是兩個或更多國家之間的協議,以減少國與國之間的進出口障礙。在自由貿易政策下,貨物和服務可以跨國界交易,政府只設定很低或者完全廢除限制跨國貿易的關稅、配額、補貼或禁令。

與自由貿易相對立的概念是貿易保護主義或經濟孤立主義。

不過有自由貿易政策或協議的政府不一定放棄對進出口的所有控制或消除所有保護主義政策。因此在現代國際貿易中,很少有自由貿易協定導致完全的自由貿易。

誰提出了自由貿易?

亞當·斯密,這位18世紀的英國著名經濟學家,被許多人看作是自由貿易理論的奠基人和自由貿易的倡導者。

他最廣為人知的理論是「絶對優勢論」,即各國應該專門生產並出口其具有「絶對優勢」的產品,不生產但進口其不具有「絶對優勢」的產品。

世界貿易組織在日內瓦的總部
世界貿易組織總部設在日內瓦,在1995年成立。

這位出身蘇格蘭的經濟學家舉例說,蘇格蘭可以用溫室栽培葡萄,然後釀出上等美酒,但成本要比國外高30倍。如果蘇格蘭禁止一切外國酒進口而堅持自己生產,那就十分荒唐可笑。

但後來英國另一位著名經濟學家李嘉圖在19世紀提出了「相對優勢論」的觀點,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絶對優勢論」無法解答的自由貿易的問題。

其重點並不是某國比其他國家生產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而是某國即便比貿易夥伴效率更低,卻仍然能在製造某種產品方面有相對優勢。

如果兩個國家在所謂「機會成本」的基礎上進行貿易,集中於他們具有相對優勢的商品,他們最終都能獲得更好的收益。

自由貿易有沒有爭議?

縱觀國際貿易史,可以看到近代以來一直有兩大陣營,其一主張自由貿易,在這一陣營推動下造就了當今全球化的主流,世界各地簽訂了無數個自由貿易協定。

而另一陣營主張貿易保護主義,認為各國發展水平不同,如果完全自由貿易,必將導致部分國家的產業發展受阻。

二戰以來的數十年中,主張自由貿易的浩蕩主流中保護主義時有抬頭,而且實際上,沒有哪個國家完全推行自由貿易,所有國家都會為保護本國缺乏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實施保護政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