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帝國的變質─從共主邦聯走向民族國家:《皇帝的家書》選摘(3)

2021-09-08 05:10

? 人氣

當時,清朝統治階層中的滿洲人中,曾有人提出放棄遠方新疆領土的提案。但是,因鎮壓太平天國而立下功績的漢人將軍左宗棠卻主張:「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衛京師。西北臂指相聯,形勢完整,自無隙可乘。若新疆不固,蒙古不安,匪特甘、陝、山西各邊時虞侵軼,防不勝防;即直北關山,亦將無晏眠之日」(倘若無法收復新疆,便無法確保蒙古,無法確保蒙古,清朝也將滅亡),並於1875年率領私人軍隊湘軍(從曾國藩所承繼的湖南省漢人義勇兵),發兵平定新疆。清軍在1877年,於烏魯木齊往天山南麓的山口地帶取得勝利,阿古柏於庫爾勒地區猝死,為期16年的伊斯蘭教徒叛亂,終於成功鎮壓了下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清廷採用平定新疆有功的左宗棠之意見,於1884年設置新疆省,令漢人負責當地行政。這也打破了種族自治的原則,讓漢人參與中國地區以外的統治事務,將藩部加以中國化。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就是源自於清朝新疆省的行政區劃。

新疆省的設立,可以說是從根本上改變清朝性質的重大轉捩點。直到這時為止,清朝的政權基本架構,是滿洲人和蒙古人聯手,統治漢人,保護西藏人、伊斯蘭教徒的模式;設立新疆省後,滿洲人將合作的對象換成漢人,朝著「滿漢一家」的民族國家道路,踏出前進的步伐。原本是多種族聯合帝國的清朝,在此做出決定性的方向轉換;至於蒙古人和西藏人,則苦嚐被滿洲人背叛的滋味。蒙古和西藏之所以在20世紀初期,開始醞釀從清朝統治下獨立出來的行動,正是因為這種不滿的情緒所致。

中國新疆的維吾爾人為逃避迫害,長期流亡土耳其(AP)
新疆的維吾爾人為逃避迫害,長期流亡土耳其。(資料照,美聯社)

大清帝國的日本化與辛亥革命

清朝在1840年至1842年的鴉片戰爭中敗給英國,不得不開放港口,然而這些讓步,並未對大清帝國的統治結構造成打擊;畢竟英國與清朝距離遙遠,英國人為數不多,而香港又只是帝國的邊陲地帶。在1857年至1860年的第2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攻進北京,燒毀圓明園,將該地化為一片廢墟。其後,清朝在漢人將領的主導下,開始推行稱為「洋務運動」的近代化運動。不過,這場近代化運動,也只是停留在採用西式武器、雇用西方技師等程度,目標全都是為了增強私人兵力。

然而,1894年至1895年甲午戰爭的戰敗,不僅是作為清朝統治階層的滿洲人,就連受其統治的漢人,也遭到了嚴重的打擊。畢竟,日本直到30年前才開始採用西式體制,而且還是一個從建國以來就屬於中國文化圈的國家,結果卻擊潰了擁有當時最新式的西洋武裝,由李鴻章率領的北洋軍。

在甲午戰爭中吃下敗仗的清朝內部,出現了批判洋務運動「中體西用」的聲音;所謂中體西用,就是只有在物質層面導入西式器具,精神層面還是中國本質的作法。在此同時,主張不只是在技術層面,就連制度面也要進行西洋式改革的「變法」論勢力則逐漸崛起。主張變法論的核心人物是康有為,他主張要以日本的明治維新為典範施行變法;但是在1898年,著手進行變法的光緒皇帝被慈禧太后(西太后)軟禁,變法改革宣告失敗。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