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區1年令人失望? 深入現場找真相

2014-12-04 22:17

? 人氣

上海自貿區1年令人失望?深入現場找真相。

上海自貿區1年令人失望?深入現場找真相。

為了一窺上海自貿區真實面貌,我們到了現場,試著拼出中國的戰略野心藍圖,以及台灣能夠在裡面有什麼角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華爾街日報》稱「成果寥寥」,BBC中文網認為「突破不多,但教訓難得」,《金融時報》則指「乏善可陳」、「人們的失望溢於言表」。

外媒的評論,真的能為它蓋棺論定?

我們驅車前往富特北路,外高橋進口商品直銷中心。這裡是新的購物天堂,進口國外食品、水果、生鮮、紅酒。海鮮區擺放著智利來的帝王蟹、澳洲來的象拔蚌等罕見商品,最重要的是統統免稅。

從莫三比克進口的龍蝦1斤只賣人民幣75元,比上海市中心高級超市整整便宜三成。

距離自貿區3公里外的進口商品保稅展示交易中心,一樓全是Gucci、Prada等國外平行進口的奢侈品,與市區相比先打9折,與香港同步,部分過季商品可再打6折;一款原價新台幣8萬元的竹節包,最低只要43000元就能入手。

從代辦業者的家數多寡,就可看出上海自貿區的熱度起伏。上海繼瑞企業登記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曹振鋒指出,掛牌前,這裡只有不到10家代辦業者,掛牌後,暴增到70多家,但現在又只剩下30幾家。

雖然中國官方大力宣傳自貿區內的新設企業數量成長速度,富蘭德林事業群總經理劉芳榮卻認為,「自貿區是要錢不要人,它跟傳統的工業區招商不一樣,人可以不要來,工廠也不用來,只要資金有進來就好。」

自貿區雖以貿易為名,實際上金融與外匯政策才是重點。關鍵就在於2月底公布的一份22號文。

這份公報中雖然開放了新的人民幣外債途徑,讓設立在自貿區內的企業可擺脫過去外債額度不足,因而無法利用境外便宜資金的窘境,並且可向境外銀行或任何企業直接借入人民幣外債。

但令人意外的是,開放的力度並沒有超越現行法規,額度大小採用以資本額乘上參數計算的新方式,而且從境外借入的人民幣外債期限必須超過一年。這個做法一方面達到開放目的,一方面也避開了短期套匯套利的行為,把資金長期滯留在自貿區內。

上海市政協副主席王新奎,在一場論壇中提到,中國在改革開放30年後,許多地方已進入「深水區」,很難像過去一樣,從底層推動革新,而是需要反過來,先形成大環境、大氣候。

如同上海的定位,是以金融改革為主題,要在2020年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另外3個自貿區:天津、福建、廣東也各自具備戰略位置,其專業性將比上海更為明顯。

只單看上海一年來的發展,自然看不出端倪,如果把眼光與格局拉高到整個中國的國家戰略,就能明白習近平眼中的「豐碩成果」,以及李克強口中的「大未來」是指什麼。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