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界木觀點:蔣經國自食惡果,江南案催化台灣民主化

2021-08-29 07:00

? 人氣

當年黨外人士於圓山飯店集會時,臨時變更議程,宣布成立「民主進步黨」。(資料照,顏麟宇攝)

當年黨外人士於圓山飯店集會時,臨時變更議程,宣布成立「民主進步黨」。(資料照,顏麟宇攝)

高雄事件後,黨外人士深知組黨才能與組織嚴密、資源龐大的國民黨對抗,所以有「十人小組」(大部分是公政會成員),一直秘密在伺機籌組政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同時,蔣經國晚年面對組黨兩大壓力:美國催逼和中共競爭。

歷史學者林孝庭在新書《蔣經國的台灣時代》分析,蔣經國晚年推動台灣民主化,開放大陸探親、解除報禁、默許民進黨組黨、對國際宣告將解除戒嚴,原因之一是來自美國的壓力。(註1)其實,這是蔣經國自食惡果所致。

江南案催化民進黨成立

1985年10月,蔣經國以國家機器,雇人侵門踏户殺死美國人,引起美國人眾怒,要求加以嚴懲。美國當局要求:懲凶、蔣家不要再介入統治台灣和廢除戒嚴法。(註2)

另外,美、中建交後,美國上下對鄧小平治理下中國的改革開放,充滿高度的想像與期待。鄧小平的改革派人士繼續穩定掌權,中共黨內元老與軍方干涉政局發展的可能性也極小,因此,中共競爭,給予蔣政權不少壓力。

林孝庭先生又指出:無庸置疑,「江南案」的爆發與蔣孝武被影射牽連其中,成了蔣經國加速民主化腳步一個重要的催化劑,促使他在1985年下半年數次公開宣示中華民國沒有繼承人的問題,台灣也不會出現軍政府。

翌年春天,蔣經國提名多位開明派人士,躋身國民黨的權力核心,並任命「政治革新小組」,研擬中央民意代表改選、省市長民選、解除戒嚴與開放黨禁。這些事實與本人所知的、所寫的吻合。江南案發後,蔣經國已答應美國當局要求。

民進黨成立前曾往華府告知美國國會

1986年2月黨外要員利用農曆年假時,向美國華府的友好人士表示,將派2人來美商談要事,並請安排參見聯邦眾議院和參議院議員。當時華府陳唐山、蔡武雄、李界木,我們3人都是後來國關中心的主要幹部會商後,由李界木接機,唐山兄安排參見美議員時間。

尤清出席蔡英文競選總部成立大會。(顏麟宇攝)
民進黨成立之前,尤清曾往華府會見美國國會議員。(資料照,顏麟宇攝)

2月某日,尤清(公政會理事長)來電表示,將由賓州轉機華府,當天適逢大風雪,本人在機場苦等4個多小時才接到他們。原說2人要來,卻出現3人,我們3位經電話聯絡研判,其中1位身份可疑(國民黨當時常會插入特務隨行),遂由本人以參訪時間延誤為由,只帶尤清(監察委員)直赴國會會見陳唐山,拜會參、眾議員(原定分别拜會,現改會一齊聚會)。另請蔡武雄帶領許榮淑(立法委員,編联會代表)及另一位吳姓人員參觀國會圖書館。

尤清委員在會面美國國會議員時,就提出組黨計畫和時程(原訂1986年12月10日人權日成立)以及請求協助事宜。

尤清一行人走後,3月華府人權會(本人)並與FAPA(台灣人公共事務協會,會長陳唐山)一同遊說眾議院亞太小組索拉茲(Stephen Solarz)和李奇(Jim Leach,隸屬共和黨)通過一個議案,要求台灣政府應全面保障集會、結社和言論自由,並發展一個全面有代表性的政府:允許組黨。

以牙醫協會開會為由租下圓山飯店

索拉茲議案(草案)於6月提出後,排在暑假過後(9月)召開聽證會。但國民黨卻遊說共和黨的海的(Henry Hyde)和肯普(Jack Kemp)反對此議案。他們說國民黨當局已表示要改革,在此敏感時刻,不宜加以壓力,讓國民黨多一點時間(緩兵之計),於是索拉茲等人也不予勉強。(註3)雖然此議案沒通過,不過,國會重視此議案時,黨外人士已受到極大鼓舞,不到2周,就通過成立民進黨。

1986年9月28日「黨外中央後援會」透過魏耀乾夫婦,以牙醫協會開會為由,租得圓山飯店,是日集會原定推舉12月黨外立法委員候選人(提名會議),會中有人,據說是新成員的朱高正委員,見時機可乘,提議成立政黨,叫「民主進步黨」(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簡稱DDP)。

臨時提案結果通過,當時會議主席傅正被推為臨時民進黨黨主席。等到11月10日,再開正式會議,才推舉江鵬堅為第一位黨主席。至此,台灣終於打破黨禁。

首任民進黨黨主席江鵬堅與祕書長黃爾璇。(取自黃爾璇教授臉書) (複製).jpg
首任民進黨黨主席江鵬堅(左)與祕書長黃爾璇(右)。(取自黃爾璇教授臉書)

黨外人士於圓山飯店集會時,臨時變更議程,宣布成立「民主進步黨」。有人質疑:「組黨,為何沒有創黨宣言?」(註4)其實,黨外人士於7月中,就開始研擬創黨宣言,9月中旬,傳來原訂美國聽證會未舉開,於是臨時變更議程,密謀決定通過創黨決議。由於時間倉促,未及提出創黨宣言。

蔣經國指示應「避免衝突、冷靜處理」

民進黨成立的消息傳來,國民黨內都在等待蔣經國的態度,李登輝回憶,蔣經國當下指示:「此時此地,不能以憤怒態度輕率採取激烈行動,引起社會不安,應採溫和態度,以人民國家的安定為念。」面對反對派組黨,蔣經國指示應「避免衝突、冷靜處理」。因為蔣經國早已答應美國要求。

9天後,蔣經國利用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發行人葛蘭姆(Katherine C. Graham)專訪的時機,親口宣示台灣,將解除戒嚴並開放黨禁、報禁,間接宣告他,將允許民進黨成立並合法化。這更證明江南案催化了台灣民主化的事實。

有一次江鵬堅來華府拜訪,在我家作客時,我問他,當時你怎麼那麼有勇氣去擔任黨主席?江鵬堅說,當時氣氛緊張,風險高,隨時有被捉的可能,大家都說輪流當,且任期一年,他是當時立法委員,所以接第一棒,可見組黨之不易。在戒嚴之下,人人自危,時時有被捕之可能。蔣經國早就答應美國要求,却密而不宣,造成恐佈局面。

民進黨創黨不易,先進們的努力,歷經挫败、恐佈,但堅毅勇敢,終於成功。回顧歷史,外在因素,尤其美國因素,不應輕忽。沒有江南案件的催化,恐怕組黨不會走得那麼順、那麼快。天佑台灣!

註1:林孝庭,2021年4月27日,《蔣經國的台灣時代:中華民國與冷戰下的台灣》,遠足文化出版社。
註2:李界木,2021年3月13日,《江南案催化了台灣民主化》,台灣時報。
註3:李界木,2009年5月初版,《一粒麥籽落土》,前衛出版社。
註4:蘇瑞鏘,2008年,《超越黨籍、省籍與國籍-傅正與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前衛出版社。

*作者曾任美國華府台灣人權協會會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