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為什麼日本會在8月15日投降,兼談中共對原爆的立場

2021-08-15 07:10

? 人氣

展示於華府杜勒斯國際機場旁國家航太博物館二館的這架B-29,被命名為Enola Gay,就是在廣島投下原子彈的原機。(作者提供)

展示於華府杜勒斯國際機場旁國家航太博物館二館的這架B-29,被命名為Enola Gay,就是在廣島投下原子彈的原機。(作者提供)

今年8月15日,是大日本帝國太平洋戰爭戰敗投降76周年的日子。一般人對於日本為什麼會投降,常常以「屈原」還有「蘇武」兩個中國古人的名字來討論到底原因何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所謂「屈原」是指「屈服於原子彈」,蘇武則是指「蘇聯動武」。當然中國人還會以「蔣幹」,即「蔣介石幹得好」還有「共工」,即「共產黨的敵後工作」等另外兩個中國古人的名字來爭論日本投降的原因。

當然,中國戰場牽制100萬日軍,對於日本的戰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不過無論是國軍還是共軍,都沒有對日本本土實施反攻的能力,所以決定日本投降的最大因素似乎也只有「屈原」與「蘇武」。

絕大多數日軍的戰力都為美軍所消滅

可實際上,日本早在蘇聯出兵滿洲國以前,甚至於美國B-29轟炸機向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以前就已經走向戰敗。一場雷伊泰灣海戰加沖繩海戰下來,令日本引以為傲的帝國海軍聯合艦隊早已全軍覆沒。

所以用「屈原」或者「蘇武」來形容日本戰敗投降的原因,同樣與歷史真相差距甚遠。事實上就「打敗日本」這點來論,靠著《日蘇中立條約》與日本維持中立關係直到1945年8月9日的蘇聯幾乎是毫無貢獻可言。絕大多數日軍的有生戰力都已經在太平洋戰場上為美軍所消滅。哪怕是大英國協還有中華民國的部隊,在西南太平洋以及印緬戰場上給日軍帶來的兵力折損實際上也高於蘇聯。

有沒有原子彈的投下,或者有沒有蘇聯的出兵,實際上都不會影響日本帝國戰敗滅亡的最終結局。大陸學者張願在他的作品《難以實現的同盟(蘇聯因素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美國遠東政策1931-1945)》中,引用了大量美國的原始檔案,指出投放原子彈與蘇聯出兵東北的目的並非是為了促使日本投降,而是要為即將到來的東亞冷戰拉開序幕。

此一研究,不只涉及到日本為什麼是在1945年8月15日投降的原因,還涉及到為什麼中華人民共和國自1949年建政以來,對廣島還有長崎原爆的立場經歷過好幾次的修正。

幾乎是以1989年為分水嶺,中共政權在此以前完全採取同情日本的立場,譴責「美帝暴行」,批評原子彈是「紙老虎」。在此之後,則轉而抨擊日本遭轟炸是咎由自取,甚至還做出了「原子彈下無冤魂」的評論。

為什麼日本選在8月15日投降

過去國立編譯館的教科書,都告訴了我們美國總統羅斯福(FDR)為了減少美軍將士的傷亡,在1945年2月的雅爾達會議上,成功促成史達林(Joseph Stalin)同意於德國投降後的3個月內對日本宣戰。美國願意以犧牲中華民國的利益為代價,讓蘇聯恢復日俄戰爭以前所有在東北的特權,包括控制中東鐵路、旅順與大連兩個港口,乃至於外蒙古的獨立來加速日本帝國的敗亡。

不過羅斯福在向史達林做出這些承諾時,美國尚未成功試爆原子彈,而光憑美軍一己之力針對日本本土進行反攻,哪怕是把大英國協與中華民國的軍事力量都投入這場「沒落行動」(Operation Downfall),以日本軍民在塞班島還有沖繩島兩場戰役中展現的頑強抵抗態度,這場戰爭也要持續到1947年才會結束。而且美軍的傷亡將達170萬到400萬,日本軍民則是500萬到1000萬。

可見羅斯福與邱吉爾在雅爾達會議上對中華民國,乃至於東歐諸國在主權上的失敗,雖然確實有失《大西洋憲章》(Atlantic Charter)的理想主義精神,但實在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更何況就如烏克蘭裔美國學者浦洛基(Serhii M. Plokhy)所言,即便羅斯福與邱吉爾不在雅爾達會議上對史達林讓步,史達林還是可以憑藉蘇聯紅軍強大的裝甲部隊投入對日作戰,搶奪東亞地區的反法西斯戰果。

無論是美國還是英國,都不具備在亞洲大陸上抵禦蘇聯紅軍T-34或者IS-2等主力戰車的實力,若不先在雅爾達會議上對蘇聯讓步,設置紅軍在遠東推進的框架,後果必將不堪設想。不過此一不利於美國的局勢,到了1945年7月16日卻有了重大轉變,那就是研發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Manhattan Project)取得重大成果。

展示於倫敦帝國戰爭博物館的T-34戰車,如果沒有原子彈,這款戰車將一路征服華北平原,讓毛澤東在1946年或者1947年就入主北平。。(作者提供)
展示於倫敦帝國戰爭博物館的T-34戰車,如果沒有原子彈,這款戰車將一路征服華北平原,讓毛澤東在1946年或者1947年就入主北平。(作者提供)

伴隨著第一顆原子彈在新墨西哥州完成試爆,剛上任的美國總統杜魯門(Harry S. Truman)總算有了一個羅斯福沒有的秘密武器,能夠遏止蘇聯裝甲大軍席捲東亞。所以在原子彈試爆完的隔一天,也就是1945年的7月17日,人在德國波茨坦的杜魯門有了更多的自信與史達林會面。而在這一天的會晤中,杜魯門從史達林口中瞭解到蘇聯即將在8月中旬,即8月15日出兵東北的計劃。

蘇聯占領北海道的野心

換言之,如果沒有原子彈的降臨,蘇聯參加對日作戰的日子就是8月15日。兩顆原子彈被投放到廣島與長崎,打亂了史達林所有的戰略布局,迫使他被迫提早在8月9日就撕毀《日蘇中立條約》,向滿洲國、朝鮮半島、南庫頁島以及千島群島的日軍發起進攻。日軍部署在滿洲國與朝鮮半島的關東軍和朝鮮軍,由於主力外調支援其他戰場的關係,完全不是蘇聯紅軍的對手。

在沒有原子彈的情況下,日本不會因為蘇聯紅軍對滿洲國的進攻就放棄本土保衛戰,畢竟「一億人總玉碎」的口號已經喊了出來。而蘇聯在亞洲大陸上的領土擴張行動,也絕對不會打到山海關就停下來。事實上,即便在原子彈被投放到廣島與長崎,並成功迫使日本提早投降的情況下,蘇聯紅軍的裝甲縱隊還是一路推進到了關內察哈爾省的張家口。

美國為了防止日本被蘇聯瓜分,要求大英國協與中華民國都放棄參與對日本的佔領。。(作者提供)
美國為了防止日本被蘇聯瓜分,要求大英國協與中華民國都放棄參與對日本的占領。(作者提供)

如果不是日本提早在1945年8月15日投降,然後美軍又緊急動員陸戰隊第1師與第6師搶先登陸河北省和山東省的話,恐怕蘇聯紅軍一路拿下整個華北平原都不是問題。更讓美國難以忍受的,是蘇聯在占領了千島群島之後,還想要進一步染指北海道。史達林以蘇聯與日本沒有仇恨,進攻日本必須要給蘇聯人民「一個交代」為理由,提出蘇聯占領北海道的要求。

此一要求自然遭到美國斷然拒絕,因為美國投入對日作戰長達4年之久,而蘇聯卻只打不到一個星期,沒有一絲一毫參與瓜分日本本土的正當性。尤其是在大英國協,還有參戰時間比美國還要久的中華民國都放棄占領日本之後,美國才順利堵住了蘇聯要求占領北海道的嘴。為了進一步威嚇史達林,杜魯門還一度順水推舟向史達林提出讓美軍在千島群島上建立機場的要求。

最終史達林為了確保千島群島完全由紅軍控制,決定在占領北海道的問題上向美國退讓,確保了美國對日本的單一占領。美國接受蘇聯占領千島群島,除了不願意為了幾座小島與史達林翻臉外,更長遠的意圖是要讓日本與蘇聯之間產生領土糾紛。原子彈的投放,勢必將在日本人民心中產生對美國的仇恨,想要避免戰後的日本靠攏蘇聯,讓日本與蘇聯之間產生領土糾紛確實是一個好方法。

晚了四年才奪權成功的中共

千島群島的領土糾紛,持續到蘇聯已經解散了的今天都還沒有解決,不過原子彈的投放至少保障了日本列島的完整。北海道、本州、四國與九州都還在日本政府手裡,沒有像德國那樣分裂成共產主義的北日本和資本主義的南日本。

從這個角度來看,日本政府其實是要感謝原子彈的。倒是朝鮮半島,因為美國堅持要占領38度線以南的南朝鮮,且蘇聯又退讓了的關係,直到今天都還沒有統一。

中國同樣也是被原子彈改變,或者至少延緩了改變命運的國家。如前面筆者所言,如果日本沒有及時在1945年8月15日投降的話,國共內戰早在1945年就會全面爆發,而且戰略態勢將會更有利於中共。因為在美軍把兵力全部投入於日本本土登陸戰的情況下,勢必無法如史實那般派遣陸戰隊第1師和第6師協助國軍在華北的受降。

如果沒有美軍陸戰隊協助受降,華北早在1945年夏天就會全面由共軍掌握。(美國國家二戰博物館)。(作者提供)
如果沒有美軍陸戰隊協助受降,華北早在1945年夏天就會全面由共軍掌握。(美國國家二戰博物館)。(作者提供)

由美軍駐華司令魏德邁裝備的國軍美援部隊,確實有拿下廣州的可能,但同樣的他們會因為美軍主力深陷日本本土的關係,沒有辦法得到足夠的援助。如果從內地向廣州推進的國軍,沒有辦法得到在海岸線登陸的美軍支援,勢必也是要陷入一波苦戰。

更何況,美軍為了防止對日本的進攻被解讀為白種人向黃種人國家的進攻,可能還會要求蔣委員長抽調國軍投入對日本本土的戰鬥。包括孫立人將軍的新1軍,還有戴堅將軍的榮譽第2師,再加上戴笠將軍的忠義救國軍,都有可能被調往日本參加「沒落行動」。中國本土的對日作戰,勢必會打得更為艱苦。

且自從汪精衛在1944年11月過世以後,日本派駐在中國的支那派遣軍就調整了往日的反共政策,承認了中共領導的延安政權,並希望透過中共和蘇聯的幫助來爭取與美國和談。

假若戰爭真的拖到1946年或者1947年,在日本本土都沒有放棄抵抗的情況下,支那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大將未必會如史實那樣,接受蔣委員長的命令無條件投降。

相反的,從來就不認為自己輸給蔣中正,甚至不認為自己輸給英美的岡村寧次,很有可能直接向蘇聯或者中共投降。這不只意味著中共新4軍將和平進入中華民國首都南京,還意味著數量高達100萬的日軍將被整編為共軍。

中共痛恨廣島與長崎原爆的原因

除了在滇緬戰場的兩個師團之外,國軍幾乎沒有在戰場上成建制消滅日軍的紀錄,這100萬日軍一旦加入中共並且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話,基本上等同於宣判國民政府死刑。更何況中共自己也有61萬正規軍、66萬地方部隊和上百萬的民兵。如果再加上來自蘇聯與日本兩國提供的戰車、裝甲車、火砲以及飛機,國軍將毫無招架之力。

綜觀整個國民革命軍的歷史,基本上從來沒有在戰場上遇到過任何真正具備像樣裝甲兵的對手,往往日軍用幾輛小戰車就可以殺個國軍東倒西歪。任何時期國軍的反裝甲作戰能力,都比不上1972年復活節攻勢(Easter Offensive)時的南越陸軍。假如沒有原子彈,中華民國在大陸的敗亡或許在1946年到1947年之間就會到來,而且連一個可以落跑的台灣都沒有。

這也難怪為什麼中共對美軍在廣島與長崎投放原子彈持否定態度,因為如果沒有原子彈,中華人民共和國不需要等到1949年才成立。中共會得到更多來自蘇聯的軍援,還有數量高達100萬的日本軍人志願給人民解放軍當砲灰,把「大東亞聖戰」推行到底。所以毛澤東早在1946年,就已經用「紙老虎」批評原子彈,還強調「只有美帝怕人民,沒有人民怕美帝」。

毛澤東是在接見美國記者斯特朗(Anna Louise Strong)的時候,首度批評美國的原子彈是「紙老虎」。。(作者提供)
毛澤東是在接見美國記者斯特朗(Anna Louise Strong)的時候,首度批評美國的原子彈是「紙老虎」。(作者提供)

韓戰爆發後,鑒於美國對東北實施核武攻擊的可能性,中共對經歷過原爆的日本人更是產生了「感同身受」的同情心。所以從1950年代開始,即使在沒有與東京建立邦交的情況下,每年都還是看得到中共派人到長崎參加原爆的相關紀念活動。中共政權將「日本軍國主義」與「日本人民」做了區隔,指控美國對廣島還有長崎的原子彈攻擊是「美帝國主義霸權」對黃種人實施的「種族屠殺」。

然而經歷過抗戰的中國人,雖然不敢公然牴觸毛澤東的政治宣傳,但他們內心也無法認同日本人是戰爭「受害者」的論點。

所以在天安門事變爆發後,伴隨著大陸人民對共產主義信仰的全面崩盤,中共又必須重新高舉愛國主義旗幟來鞏固人民群眾的向心力。1990年代的中共不具備與美國翻盤的能力,且老百姓和美國沒有仇恨,針對的目標只可能是正在同中共競爭亞洲經濟龍頭地位的日本。

何以中共遲早將替日本「討回公道」?

所以直到2010年中共的經濟規模超越日本以前,或者至少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017年對中國大陸展開貿易戰以前,日本在中共政權有意無意的民族主義宣傳下,成為了最令大陸人民討厭的外國。廣島與長崎的原子彈,看在大陸人民心目中也就成為了「天譴」。無論是多反美的大陸人,都主張「原子彈下無冤魂」,為B-29投下的兩顆原子彈鼓掌叫好。

許多替原子彈辯護的英語書籍,都在中國大陸出版,並得到熱賣。比如戴維斯(Raymond Davies)將軍的《進攻日本:日軍暴行及美軍投擲原子彈的真相》(D-Day Japan)一書,就因為把原子彈轟炸形容為南京大屠殺以及慰安婦等暴行的報應,尤其得到對岸人士的歡迎。不過筆者認為,這樣的情形將隨著經歷過抗戰以及戰後世代的陸續凋零而出現改變。

中共對日本的同情,並不只是因為原子彈遲滯了其建政長達四年之久的時間而已,而是在於共產中國與軍國日本有系出同源的亞洲民族主義思想。就如同白種人有白種人的種族優越感,黃種人也同樣有屬於黃種人的種族優越感一樣。在政治光譜上一左一右的中國共產黨與大日本帝國,無論意識形態上存在著多少差異,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將以英美為代表的西方勢力趕出亞洲。

比起國民黨與共產黨,其實日本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更像是同文同種的親兄弟。。(作者提供)
比起國民黨與共產黨,其實日本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更像是同文同種的親兄弟。(作者提供)

寫有《躁動的日本:危險而不為人知的日本戰略史觀》(Imperial Eclipse: Japan's Strategic Thinking about Continental Asia before August 1945)一書的日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小代有希子,就認為大日本帝國經由某種「異花授粉」的方式,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了自己「解放亞洲」霸業的繼承者。隨著美國成為中共稱霸亞洲的最後一道障礙,如何拉攏日本與自己站在同一陣線對抗美國,將成為北京的新課題。

可見未來中共在對原爆議題的歷史詮釋上,很有可能回歸到1989年以前的態度,甚至1946年的態度,那就是致力於為原爆「受害者」們「討回公道」。即使是在日本政府不願意積極會應這個問題的情況下,中共都還是會積極替廣島和長崎「受害者」們「申冤」,向日本人民宣告唯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才能擔任黃種民族,乃至於全球有色人種的領袖。

*作者為軍事研究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