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詠翔觀點:從王惠珍往事,對全民「淘金」熱說幾句逆風的話

2021-08-08 06:20

? 人氣

郭婞淳在東京奧運奪下女子舉重項目金牌。台灣選手在本屆奧運的優異表現,讓如何讓國手在國際賽獲得更好成績,成為社會與政壇的熱門話題。(資料照,取自中華奧會@Facebook)

郭婞淳在東京奧運奪下女子舉重項目金牌。台灣選手在本屆奧運的優異表現,讓如何讓國手在國際賽獲得更好成績,成為社會與政壇的熱門話題。(資料照,取自中華奧會@Facebook)

雖然奧運還沒結束,但國家代表隊已經獲得史無前例的好成績,這也讓各界有名無名人士紛紛「集思廣益」怎樣拿到更多的獎牌,甚至是金牌。這股「淘金熱」的共同特色就是如何聚集更多公部門資源、做更有效的運用,幫台灣在之後的奧運拿下更好的成績。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種想法乍看之下沒什麼問題,選手想贏但缺資源,大眾也想沾沾光,大家弄些錢請一些真正專業的人好好運用,讓選手圓夢,自己也能享受一下台灣啉八萬(台灣第一名)的快感,真是一副美好的everybady win全贏景象啊。

然而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要素,很容易被大家忽略了,選手本人真的想圓這種夢嗎?

可能很多人沒辦法理解,你有那個專長、政府或某些財團又願意出錢幫助你往上拚成為亞洲第一甚至世界第一,有什麼拒絕的理由?

沒興趣卻奪下台灣首金的天才選手

人類複雜的地方就在這邊,不但有,而且擺明不愛的例子還俯拾皆是。

日前《風傳媒》重新刊登了一篇1994年《新新聞》的舊文,文章的主角是當時被稱為「風速女王」的王惠珍。王惠珍有著「可怕驚人」的成就,國家代表隊史上第一面世大運獎牌(這面獎牌還是一面金牌)、第一面亞運金牌,都是她拿下來的。

熱血劇常有這樣的劇情,從小就熱愛某項技藝的熱血少年,經過不斷地挑戰看似要登頂了,卻遇到舉世無雙的「練武奇才」而受到阻礙,少年沒有就此放棄,反而不斷地磨練自己的技藝和心志(後者尤其重要,熱血劇最愛標榜這種精神層面的東西),終於有如龜兔賽跑一般,打敗了傲慢的天才,贏來美好的大結局(最好最後讓主角嗆一句「你只有技藝,但我卻把『心』都投進去了」,總之要強調精神力無敵)。

2021年7月26日,東京奧運,台灣代表隊跆拳道選手劉威廷(左)出賽,對戰亞塞拜然的Milad Beigi (AP)
文學戲劇作品,常會過度誇張精神力量,例如熱情、決心對競技比賽的影響力。(資料照,美聯社)

可惜現實社會的劇情不是這樣演的,現實的情節總是讓人沮喪而憤怒的──那段天分的差距,根本不是靠不斷的努力練習、或是真誠無比的熱情可以彌補的。以王惠珍為例,她到五專時期才開始練跑(而不是那種浪漫的「從小就是我的目標」,事實上王惠珍說她中小學時期根本不喜歡運動);她才到田徑隊練習練一年,專二就因為太辛苦而逃走離隊,還是教練登門苦勸才讓她歸隊。

這位一點都沒有熱血劇主角相的選手,1985年才開始練跑、而且剛開始是全隊最差的,1989年就在亞洲田徑賽拿下銅牌,隔年1990年更在北京亞運的100公尺和200公尺短跑項目拿下兩面銀牌。再隔年1991年,她在英國雪菲爾舉行的世大運200公尺短跑項目,拿下國家代表隊在世大運的首面獎牌──而且是一面金牌。1994年廣島亞運,她在200公尺又為台灣拿下首面亞運金牌、且100公尺項目也拿下銀牌,是貨真價實的穿金又戴銀。

一點都不愛體育的世界冠軍

但就在廣島亞運結束後沒多久,王惠珍接受《新新聞》專訪,說自己「責任已盡」,並說自己已是半退休狀態,要專注於學業。王惠珍說:「我跑了7年,犧牲了很多私生活的時間,不能玩、不能交朋友」,雖然也說自己不會後悔,也從跑步獲得很多,但更真實的是她說:「一旦我退休後,我就完全不想再介入體育界。」

沒興趣、沒熱情卻成為全世界最會跑的大學生,成為亞洲的風速女王,王惠珍的經歷不是運動界的獨一例子。這屆東京奧運為日本拿下首面奧運女子拳擊金牌的入江聖奈,雖然才20歲、正要步入自己運動生涯的巔峰,卻在得牌後說自己不會參加下屆巴黎奧運,入江直言:「我一點都不愛體育,我會在畢業後就退休,我會退出拳壇。」

王惠珍在廣島,為台灣摘下第一面亞運金牌。(新新聞資料照)
王惠珍在廣島,為台灣摘下第一面亞運金牌。(新新聞資料照)

為了「金牌」犧牲自己的興趣和人生,王惠珍和入江聖奈都不是最慘的例子,曾被日本視為長跑希望的新谷仁美,在2013年於俄羅斯莫斯科舉行世界田徑錦標賽,參與1萬公尺長跑項目。因為長期練跑控制體脂肪的新谷仁美患了足底筋膜炎,卻堅持跑完全程,只是比賽不是比誰的精神可嘉,她僅獲第5名、沒有拿到任何獎牌,比賽結束後沒多久就因傷視與一無所獲的灰心感宣布退役。5年沒跑的新谷仁美選擇在本屆東京奧運復出、並跑入1萬公尺決賽,她誠實地說「我依舊討厭跑步」,復出只是「希望能取得成果」,只可惜最後仍和獎牌無緣。

中國國家代表隊在這次東京奧運成果輝煌,金牌數還一度領先萬年總冠軍美國,直到最後一天才讓出龍頭寶座,中國承繼過去共產國家的選手選訓法更加以改良,仍不免被外媒稱為「獎牌工廠」,諷刺北京當局為了奪牌不顧選手意願和健康,根本不把選手當人而當成「競賽機器」。尤其是14歲女孩全紅嬋勇奪本屆奧運跳水金牌後,卻被發現她連正常的文字讀寫能力都有問題,引發許多的質疑。

圓夢計畫可能導致everybody lose結局

無奈的是如果目標是奪牌,選手個人的意願一點都不重要。或許你可以想像一下這樣的場景,政府在民眾希望在大型賽會上贏得更多獎牌,搞出一套運動員的資助計畫,但民主體制的台灣政府,資助對象只挑對項目有興趣而且意願強烈的選手,結果王惠珍這類沒什麼意願也沒什麼興趣的選手應該會被排除,以免被批評為「耽誤別人的人生」。也就是說,這套資助計畫會變成某一種圓夢計畫。

但是被資助的選手總是會在國際賽場上遇到別國不管意願只管天分的「王惠珍」,在天賦難追的情況下輸掉比賽,結果是選手即使是在自己有興趣的情況下,一樣將大部分時間奉獻給練習「犧牲了很多私生活的時間,不能玩、不能交朋友」。

更糟的可能是,沒有學習到一般學生該學的基本職能,不但一事無成,還得跨過重重門檻才能回到一般社會。民眾因納的稅沒有成果──沒有獎牌因而憤怒著要人負責,甚至懷疑其中有弊;提不出績效的政府官員,因為民眾的憤怒只好下台負責。形成一個everybady lose全輸的悲慘結局。

2021年7月23日,東京奧運(東奧)開幕式,各國運動員進場,中國(AP)
中國隊在東京奧運成績傲人,但忽視個人健康和意願的選訓,卻被諷以「獎牌工廠」。(資料照,美聯社)

其實如果你要問當初教練不要上門,硬要王惠珍去做她不喜歡的跑步競速,王惠珍的人生是不是會更幸福。或是入江聖奈投入自己喜歡的程式設計,她能不能成為一個夠格的程式設計師。相信沒有人敢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是的,人不是全知全能,怎麼能答出這種關乎別人人生會怎麼走、該怎麼走的問題。

問題是人組成的政府一樣不能全知全能地為人家的人生做出最好決定,但力量卻又是龐大無比個人很難與之抗衡。想像一下,現在連公共電話都不能打的一塊錢銅板,台灣的政府只要從合格的納稅人手上、不痛不癢地一人徵收一個,就可以得到上千萬元,這可能是很多人用一輩子才能賺到、甚至還賺不到的金額。當政府動起用部分個人的人生,即使可能只是10年甚至5年,去交換某些東西念頭的時候(例如世界競賽的獎牌),誰能保證這些人的人生完全不會受到影響?

政府有太多手段讓個人難以抗拒

對於別人的人生,大家真的要有慎之又慎的警覺心,對於教練的邀請王惠珍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絕,但對於從公權力出發的「奪牌計畫」政府有太多手段讓個人難以抗拒了。更可怕的是,它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壞事,讓人難以堅定地去反對,不知不覺就讓成千上百的孩童少年未來受到影響。

希望大家別在動不動就要召呼公權力,因為那副作用是難以估計的,奪牌的事情,交給選手和有眼光的企業家就好。如果說政府有責任讓每位有運動天分的選手都有一展長才的機會,那音樂、美術、文學、理科、算數、舞蹈、影劇等等等等各方面的天才呢?政府能做到個個都滿足的完美資助嗎?如果不能,那怎麼做到讓沒被幫助到的那個領域的天才心服口服呢?

說真的,得牌只代表選手個人的優異表現,和國力、民族尊嚴、民眾富庶什麼的,真的扯不上什麼關係,用國家的力量去操辦,只為讓大家開心幾天,不但一點正當性都沒有,恐怕還會因為預算排擠,搶走原來可能用在弱勢的預算,有違社會的公平正義。

*作者曾任運動雜誌主編、新聞周刊主編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