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日武觀點:東奧的另類省思,錢先生開路,萬事不難…真的嗎?

2021-08-08 06:40

? 人氣

不希望東奧的亮眼成績讓國人迷失在金錢的魅力當中,從而忽略了其他更為關鍵的重大議題。(資料照,AP)

不希望東奧的亮眼成績讓國人迷失在金錢的魅力當中,從而忽略了其他更為關鍵的重大議題。(資料照,AP)

一如以往,東奧也引發了對於國光獎金的爭議。有人主張應該提高獎勵金額,例如郭台銘先生提議「金牌獎金1億、破紀錄再加1億」,但也有許多人認為目前已經足夠了,例如台灣雅虎的線上民調吸引了5萬多人參與,其中67.5%認為目前已經達到「還算足夠」或「非常足夠」的程度。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每個人的著眼點不同,導致這個議題必定見仁見智,例如以立委高虹安所言的「提升國家能見度」而言,奧運金牌當然是無價,但以「照顧運動員退役後的生活」而言,目前奧運金牌每個月12.5萬的「終身俸」,已經可以過著寬裕的正常生活了。因此,這類的討論除了炒作話題以外,並沒有多少實質意義,唯一讓我覺得有必要討論的是,奧運與其他全球性賽事,以及金牌與銀、銅牌的獎金差距,是否應該縮小,因為目前的規定顯然獨尊金牌,但是對不屬於學生的運動員而言,各種全球性賽事和三面獎牌之間的難度差距並不是那麼大(戴資穎的金牌之戰是金銀牌差距微小的明證)!

這篇論述針對的是另一個著眼點:從國光獎金的研議時期開始,其主要任務就是吸引更多人才投入運動訓練,從而為國家奪得更多奧運獎牌。然而,我要問的是,我們真的要相信「錢先生開路,萬事不難」這類的主張嗎?真的要把東奧那些選手,以及數以萬計朝夕苦練的運動員,都當成拜金男女嗎?

從歷史當中探索真相吧!

沒有人會否認金錢魅力無窮,足以讓部分人做出各種令人無法置信的行為。包括上述歇後語在內,前人歸納出許多經驗之談,例如金錢萬能、錢可通神、有錢可使鬼推磨、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等等。無疑的,國光獎金的誕生和這些俗諺脫不了關係,都是深信鈔票的魔力無可抵擋。

國光體育獎章相關法規是在1983年問世,在此之前只有楊傳廣和紀政為我們奪取奧運獎牌,問世後第一個受益者是1984年奪得奧運舉重銅牌的蔡溫義。其後多次改名、修訂法條,直到2000年頒布「國光體育獎章及獎助學金頒發辦法」後不再更改名稱,但其後還是經過多次修訂。

20200630-東奧正名公投發起人紀政30日出席「名人呼籲全民連署藻礁公投」記者會。(顏麟宇攝)
國光體育獎章相關法規是在1983年問世,在此之前只有楊傳廣和紀政(見圖)為我們奪取奧運獎牌,問世後第一個受益者是1984年奪得奧運舉重銅牌的蔡溫義。(資料照,顏麟宇攝)

早期的法條內容已經無法在全國法規資料庫當中找到,但是在我的印象中,至少對奧運金牌的獎勵比目前還優厚:政府頒贈一千萬,再協調民間捐獻另行頒贈一千萬,最後加上輔導安置,保證讓選手另行獲得相當於簡任官的終身俸,每個月領到的金額遠遠超過薪資等級最高的大學教授!

那麼,民眾有因此而瘋狂,迫不及待的要子女加入校隊,然後早出晚歸的拼命訓練,甚或不惜巨資聘請名教練指點嗎?完全沒有,和一滴雨水掉進大海差不多,民眾還是一樣過自己的日子。國內各個運動項目的頂尖選手有因此而加緊操練,磨刀霍霍向奧運獎牌嗎?還是沒有,或許對自己未來的期待提高了一點,但完全談不上狂操自己(被拉到國家運動訓練中心的例外,他們沒有自主權)。

具體成效呢?還是完全沒有!1992年才出現棒球銀牌,但我們早就是三級棒賽霸主,稱之為「國球」亦不為過,沒拿到金牌多少還有「小時了了」之譏呢,跟國光獎金扯不上關係。其後,1996年由陳靜搶到一面桌球銀牌,但問題在於她原籍中國大陸,1988年獲得漢城奧運桌球女子單打金牌,因此是我們挖角有方,同樣跟國光獎金扯不上關係。

沉悶到2000年雪梨奧運,似乎終於雲開見日,一口氣奪下5面獎牌,2004年雅典奧運再來5面,似乎趨於穩定。然而,2008年北京奧運只搶到4面,接下來的兩屆分別是2面和3面,似乎後力不繼,但今年的東奧卻突然大爆發,一舉讓獎牌衝到兩位數。

如果主張國光獎金造就了東奧的佳績,那麼就必須解釋下列兩個疑問:(1)隨著金錢魅力的擴散,奧運獎牌數按理應該是先上升後走平,為什麼我們會呈現出反覆波動的型態呢?(2)大部分選手的競技運動生涯都只有十幾年,為什麼我們需要將近40年的時間,才能夠徹底的發揮金錢的魅力呢?

確實,俗話說一文錢逼死英雄漢,因此經濟困窘的人很容易受到金錢吸引。《魯冰花》電視版當中就插入這麼一段劇情:因為家境貧困,父母都遠赴外地工作養家,讓那位擁有長跑天賦的學生深感苦惱,於是體育老師告訴他,只要持續的努力練習長跑,他苦惱的問題都能夠獲得解決。

2021年7月27日,東京奧運,台灣代表隊舉重女子59公斤量級選手郭婞淳出賽,勇奪金牌(AP)
今年奧運中華隊獎牌大爆發,圖為舉重女子59公斤量級選手郭婞淳,勇奪金牌。(資料照,AP)

然而,如果沒有貧困且別無生財之道這個前提,那麼在奧運奪金這個議題上,金錢的吸引力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不相信的話,到街上找幾個十幾歲的小夥子,告訴他們奧運金牌得主可以獲得兩千萬,然後問他們是否願意加入長期的運動訓練。我相信九成九的答覆都是搖頭,而進一步追問理由的話,應該有很高的比例是因為沒有興趣或看得到吃不到。

用前第一名模志玲姐姐遠嫁日本為例可能更容易理解。愛美是人類的天性,男性擇偶時更把顏值擺到很重要的位置,但志玲姐姐在國內卻陷入「幾乎沒人追」的窘境,為什麼呢?除了許多適合的男士早已走過紅毯之外,主因有二:(1)許多單身男性自覺身分地位差距過大,沒有興趣進行「門不當戶不對且女尊男卑」的挑戰;(2)許多單身男性自覺身高、顏值、與財富等個人條件不足,估計再怎麼努力也追不上手。這兩者也就是前述的沒有興趣和看得到吃不到,而且都是自行主觀判斷,無關乎事實。

半個多世紀以前學界就已經推導出這類問題的理論性解釋,國光獎金按理不會出現政府食言的問題,因此該理論所涵蓋的三個影響因素只有兩個適用:(1)愈重視獎金則愈可能因而更加努力訓練,反之若重視程度不高,則獎金只是添頭,運動員並不會因此更加努力;(2)愈是覺得自己可以藉由苦練達到獎金頒發標準,愈可能則因而更加努力訓練,反之若覺得自己不論如何努力都達不到獲獎標準,則獎金只是看得到吃不到的一場春夢。

實際上,不論有無國光獎金,國內的績優運動員都會持續訓練,而且少數絕頂天才也能夠繳出相當優異的成績,不但一般民眾永遠不可能比肩,甚至一騎絕塵,遙遙領先國內其他的頂尖選手。我踏入田徑世界時看見過許多這類先例,包括三級跳遠的陳明智,五千和一萬公尺的張金全,和十項全能的陳進龍等等。問題在於,他們都未能達到奧運參賽標準。這點告訴我們,至少在田徑場上,只有「絕頂天才中的絕頂天才」方可望在奧運當中晉入前8名,對國內數千位朝夕苦練的田徑運動員而言,國光獎金看得到吃不到並非自信不足或努力不夠,而是鐵錚錚的無情事實!

別忽視了其他政策抉擇的威力

奧運金牌的2000萬讓許多人看花了眼,以為最近二十多年奧運獎牌數擺脫從楊傳廣到陳靜的「孤隻」,完全是國光獎金的魅力所致,也因此台灣雅虎的線上民調顯示,77.7%的民眾相信國光獎金對於提升台灣的運動實力有點幫助或非常有幫助。但是在我看來,體育署的其他兩個政策抉擇理應更為重要,只可惜並不為社會大眾所熟知。

第一個政策是選擇適當的競技項目。由於田徑被稱為「體育運動之母」,而且是奧運排名第一的金牌大戶(將近50面,而每屆奧運金牌總數僅300左右),因此早期參加奧運時很重視這個項目,但持續多年在奧運失利後,產官學界共同檢討出經濟與管理學界早已熟知的「競爭優勢與劣勢」。簡而言之,田徑所需的生理條件對黃種人非常不利(長跑例外,但訓練艱苦程度相對較高),因此即使是日本這個傳統的亞洲第一體育大國,和動用國家資源介入訓練的新秀中國大陸,在這兩個項目上也遠遠落後於歐美,只能比超過半世紀只獲得兩面獎牌的我們好一點,算是「經常性的偶有佳作」。於是,體育署在學者專家的協助下,找出我們沒有劣勢或具有優勢的項目,然後調整資源分配。

1963年麵食推廣運動期間,主辦單位特別邀請運動健將楊傳廣前來參觀,試吃甜甜圈(取自農委會)
運動健將楊傳廣。(資料照,取自農委會)

例如,用體重分級,導致體型劣勢不復存在的有舉重、技擊等等,具有敏捷性優勢的則包括羽球和桌球等等,而射箭與射擊則以視力和肢體穩定性為重,各人種之間沒有明顯的優劣勢可言。從我們歷年獲得的奧運獎牌就不難得知,這才是奧運獎牌打破掛零和孤隻的關鍵,例如舉重已經累計10面獎牌(其中9面是女子舉重,主因是這個項目在多數國家都不討喜),跆拳道則累積了9面,射箭也達到4面。

當然,在這些運動項目中,還是只有天才中的天才方可望擠進奧運前8名,但已經不像田徑那樣遙不可及,甚至在偶發因素影響下還可能意外的奪取獎牌,例如蔡溫義的銅牌就具有偶發性,當時有部份全球頂尖的在役選手並未參賽,因此幸運的晉入前三甲,四年後捲土重來就沒有這種幸運,結果是跌出三名之外。

另一個政策是各種協助訓練的措施,尤其是設立國家運動訓練中心,成為績優選手在國內「深造」的聖地,近年更將針對奧運的部分統整而稱為「黃金計畫」,由國家運動訓練中心負責執行。這是打破土法煉鋼、埋頭苦練的傳統,向外國和運動科學取經的重大突破,但我無權瞭解其全貌,因此只提示「移地訓練」這一項。這項政策是延續楊傳廣和紀政這兩位奧運奪牌先驅的經驗,將選手送到國外就學並訓練,藉由外國的知識、經驗、和科技,讓運動員能夠「百尺關頭更進一步」。

楊傳廣和紀政之後,第3位進入奧運田徑決賽的是44年之後的張銘煌。他在2007年經由黃金計畫經費補助,和其他兩位三鐵選手赴德國接受知名教練指導,並很快的將鉛球紀錄突破到20公尺以上。但返國後因戰績失利被踢出黃金計畫,其後在政府和田徑協會資助下到美國喬治亞大學訓練,不久之後創下20.58公尺的全國紀錄,並取得奧運第12名,是楊傳廣和紀政之後的田徑第3佳績。

移地訓練和黃金計畫當中的其他措施,都是為了協助頂尖選手突破到可望奪取奧運獎牌的水準。這種突破不是必然,而且突破也不是奪牌的保證,但如果沒有這類的協助,運動員可能因為成績停滯而誤以為已經達到個人極限,從而將訓練強度降低到維持現狀的水準,甚或因而放棄其運動生涯,因此即使不是為了奪取奧運獎牌,對運動員仍然極其重要。

附帶一提,國家運動訓練中心也具有移地訓練的效果:運動員從原本的生活場域轉移到左營,接受該中心教練的指導和運動生理諮商,同樣具有協助運動員突破的功能。實際上,該中心網頁揭示了多位曾經獲得其協助並奪取奧運獎牌的運動員,東奧之後應該會增加幾位,包括高中三年都在該中心度過的小戴(東奧羽球銀牌得主戴資穎)。

以上說明國光獎金的侷限和政策抉擇的重要性。我不是局內人,不可能總覽大局,純粹只是「吃地溝油的命,操國家社稷的心」,不希望東奧的亮眼成績讓國人迷失在金錢的魅力當中,從而忽略了其他更為關鍵的重大議題。

*作者為大學退休教師,常青田徑會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