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爾德專欄:惡化勞動條件 台灣將永無寧日

2018-01-04 07:10

? 人氣

勞團「反對勞基法修惡大遊行」,晚間主辦單位宣布遊行結束後,部分學生不願離去傍晚湧入台北車站抗議。(資料照,顏麟宇攝)

勞團「反對勞基法修惡大遊行」,晚間主辦單位宣布遊行結束後,部分學生不願離去傍晚湧入台北車站抗議。(資料照,顏麟宇攝)

小英要的是:藉提高產業的附加價值與就業機會讓薪資上揚,這迥異於降低勞動條件救邊際產業的「競逐而下」策略。不過,蔡政府的政策思路卻是「向上提升」與「競逐而下」兩種矛盾並存。
 

最近傳出行政院希望,在研擬中的《最低工資法》把外勞待遇與基本工資脫鉤,消息曝光後,行政院與勞動部急忙出面否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或許是媒體報導有誤,也可能是行政院釋放的風向球。雖然政府否認了,但從賴清德擔任閣揆後,勞動條件明顯向資方傾斜,而資方也一貫主張本勞、外勞薪資標準脫鉤。種種跡象也的確讓人擔心,蔡政府會挺不住資方未曾稍減的壓力。

總統蔡英文在年終記者會上花了很多時間談青年低薪問題,她提出五個終結低薪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讓產業順利升級與轉型。

依蔡英文傳達出的經濟思維,這個政府追求的目標是:同時提高產業的附加價值與就業機會,藉此讓薪資上揚,這迥異於降低勞動條件救邊際產業的「競逐而下」策略。不過,綜觀蔡政府的經濟與人力資源政策,卻發現「向上提升」與「競逐而下」這兩種矛盾思路並存。而這種矛盾也將牽絆住台灣經濟社會轉型。

台灣目前面臨兩個重要挑戰,一是明年將面臨「少子化」與「高齡社會」雙重危機;二是台灣面臨全球化競爭。

處在一個全球化的國際環境中,資源的全球移動,最終導致生產要素、價格趨同,其中包括人力資源。要解決工資被後進國家拉低的困境,就得產業升級而非競逐而下。

同時台灣因為少子與高齡雙重壓力,讓台灣必須引進外來勞動力。賴清德在年終記者會上也說:「台灣要有前瞻的移民政策。」他宣示要獨立立法以補人力的缺口;蔡英文則說要立「攬才專法」。台灣需要引進勞動力,但重點是要引進什麼樣的勞動力?

如果是要配合蔡英文的產業升級政策,要引進的是高階勞動力。外勞必然與本土勞工產生競爭,但目前高階勞動力不進入台灣的原因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移民法規束縛太大,這需要修改移民政策與法規;另一方面是,台灣的勞動條件與其他社會配套,還不足以吸引高階人才進入。而改善後者,對本勞與外勞皆有利,也是政府要努力的方向。

若政府走向相反,藉降低勞動條件,把本勞、外勞薪資標準脫鉤,那麼小英的轉型再怎麼「急行軍」,也達不到她的期望。不僅年輕人長期陷入低薪,更殘酷的是,台灣社會貧富差距與階級分化會更嚴重——這將是結構性的惡化,之後想再藉政策挽回,就比登天還難。

屆時受階級、世代歧視的憤怒青年,就會三不五時上演一次「太陽花」、「台灣之春」,社會也永無寧日。

*作者為專欄作家。本文原刋《新新聞》1609期,授權轉載。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

➤購買本期新新聞

➤加新新聞LINE好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

顧爾德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