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與敵合作」的台灣現實

2021-06-28 06:10

? 人氣

這種「順時勢」價值觀,至日中戰爭期間,躍升高潮。一九三九年台灣出現了歌頌皇軍攻陷南京、武漢的功業以「激勵宣提日本魂」的漢詩集《現代傑作愛國詩選集》,作者大多數是漢人,少數是日本人。中國亡國在即,愛日本比愛中國有利,恐怕也是當時許多人的想法。支持日本勝戰,台灣人不單捐獻金錢、還積極參軍,那怕到戰爭末期,想法仍是:「菲律賓被奪取的話,就可知台灣的命運。想到此,就令人心痛。我們絕對堅守聖土,以除子孫後顧之憂才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與敵合作」最終會異化成敵人的一份子嗎?如最初言,其合作為「權宜、將就、委屈」等糾纏不清的妥協態度,在最後關頭,潛意識中「族群主體性」還是會掙扎浮現的,如前所述非常務實的台南醫師吳新榮在日本宣佈投降之翌日,與好友「各脫衣裝,跳下溪中,洗落十年來的戰塵及五十年來的苦汗。起了岸,各人向海面大聲絕叫:自今日起吾人要開新生命啦!」這證明,只要我們內心深處理智堅定,清醒明辨「侵略者、亡國者」的加害角色,儘管現實上面對邪惡強鄰要與虎謀皮、權宜合作,但只要不忘初心,先借敵資己,求生存再圖發展,也許比堅壁清野、盲從意識形態,以卵擊石,又絲毫未獲而來得更高明、更智慧。中共對台灣採取的一切措施當然是「統戰」,當然是陰謀,但在統戰的架構下,予對方的又必然是最好、最高規格的資源待遇,雖是小利、雖是籠絡,但當「民困而不知救」之時,「與敵合作」未嘗不是一途。就像千萬台商,到中國純粹是為了市場、為了圖利,而不是為了貢獻那霸權的「中國夢」,稅利還是回流台灣,建設這「同島一命」的家國。

*作者為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班學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