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美中經貿談判露曙光!?兩國關係改善起點?

2021-06-12 05:40

? 人氣

對美國農民來說,中國履行此協議的程度會大大影響他們的生計,根據美國農糧署(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的統計,中國約在2019年超越歐洲,成為美國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且之後持續增加。更在2020年初簽訂完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後的效應,加上先前政府因美中貿易關稅戰的補助,使農民2020年的淨利潤是繼2013年後的新高。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而這也是為何此協議對拜登政府如此重要。除了實質層面的影響外,政治上來看,一方面拜登要對內表態對農民的支持,進而打破去年外界對他的質疑。而另一方面也希望取得農業州的支持,為明年的期中選舉做鋪路。

拜登結合「國安」和「普世人權」在談判前拉抬姿態

隨著雙邊經貿高層的對話開始暖身,拜登政府也決定在未來談判前,繼續累積美國現有的籌碼,那就是對中的「科技戰」。上週在6月3日,拜登簽署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將原先川普於行政命令「黑名單」中的48家因國安和侵犯人權為由,禁止美國個人或機構投資的公司,將擴增到59家。

無獨有偶,5月底時,美國以「強迫勞動」的理由,美國海關宣布暫停進口中國「大連遠洋漁業金槍魚釣有限公司」旗下30多艘船隻的所有進口海產。

從這能看出川普和拜登的不同,川普時期對中發起的科技制裁,多是以「國安角度」為由。然而到了拜登政府,則是結合國安和人權為由。雖說這確能幫美國在未來發起制裁上更「站得住腳」,但也可能使未來對中制裁複雜。畢竟,人權議題在美中關係上,是相當敏感的。

美中經貿對話或成改善雙邊關係的機會

外交上,美、中於3月18日阿拉斯加會談上的唇槍舌戰後,可明顯看出雙方分歧巨大、互劃紅線,試圖求同存異。以目前雙邊的關係和氣氛來看,短期內雙邊關係要改善相當困難,且目前拜登仍先專注近期的歐洲行和美俄峰會,並待6月底初步對中政策的出爐。

軍事上來看,美、中的緊張關係並未因拜登的上任而緩和,南海的爭議持續不斷,且美、中雙方在印太地區單邊或是多邊的軍事演習也持續進行。此外,先前報導更指出,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Loyld Austin)有意與中方中央軍委會副主席許其亮進行對話,但中方以「不符合外交禮儀」為由拒絕溝通,使得雙邊軍事關係更加緊張。缺乏溝通的軍事關係,可能使雙邊軍事上的風險升高。

由於外交、軍事兩國關係都不合的情況下,近期暖身且雙方都認為必要的經貿對話,或許是改善美中關係的一個契機。我們觀察,未來中國應會持續加大購買美國農產品的力度,展現出履行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誠意和對美國的善意。

而美國未來也可考慮,是否要放寬對中國的關稅名單。畢竟關稅戰的方法是「傷敵一百、自損八十」。若能減少徵收關稅項目,一方面能為改善美中關係打開一扇窗,另一方面也能提高美國的產業的利益。且拜登和戴琦也曾對於川普對中關稅戰的方法表示反對,這似乎也顯示出在一定條件下,拜登政府願意取消關稅戰的方式,與中國公平競爭。

當然了,如同美國印太協調官(Asia Tsar)坎貝爾(Kurt Campbell)日前於史丹佛大學演講中所說:「美對中的「接觸政策」已經結束,未來將以「競爭模式」主導」,即便雙方在經貿或某些領域上有所合作,但在多數領域上雙方恐怕都難以讓步,只有競爭。而相信拜登也將盡一切可能,遵守他上任後首場白宮記者會的發言:「中國別想在他任內超越美國。」

*作者致力於剖析當今「國際關係」、「外交政策」、「兩岸關係」、「時事議題」,促進台灣人在國際視野上的持續開拓和更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