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戰後科幻文學的新先聲─〈五十年後寶島奇談〉:《電波聲外文思漾》選摘

2021-05-27 05:10

? 人氣

臺灣科幻小說作家亦是學者的黃海認為:「科幻文學是科學想像或合理想像的戲劇化」。(示意圖)

臺灣科幻小說作家亦是學者的黃海認為:「科幻文學是科學想像或合理想像的戲劇化」。(示意圖)

一 前言

對於臺灣最早的科幻文學作品,黃美娥曾考證有臺灣日治時期作家鄭坤五僅有手稿且並未公開發表過的〈火星界探險奇聞〉, 該小說被視為「臺灣本土科幻小說的最前鋒」。此外還有天麗刊載於《風月報》一九四一年七月號上的〈還童術〉。另有記載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編印的《光復後臺灣地區文壇大事紀要》上,由葉步月(葉炳輝) 用日文在一九四六年十一月由臺北藝術社出版的《長生不老》。這些科幻小說陸續出土問世。填補了臺灣日治時期科幻文學的空白。然而,臺灣日治時期的科幻作品似乎與之後的作品尚未形成脈絡上的連結。對於臺灣戰後的科幻文學史而言,早前學界一直認為臺灣科幻小說的起源於一九六八年,張曉風創作的《潘渡娜》以及張系國及黃海緊隨其後的創作是臺灣科幻小說的濫觴。其中最有代表性便是傅吉毅的觀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與其說去承認日治時代的科幻傳統(如果有的話),倒不如說臺灣科幻小說的發主要是戰後從歐美移植過來,並且受其影響來的恰當。

該觀點得到了黃海的贊同,他認為「反省當初創作科幻小說,確實因為吸收若干科普或科幻知識,讀了翻譯的科幻小說,看了美國的科幻電影,加上我原本一直有寫小說的能力,剛好張曉風創作的《潘渡娜》發表,觸動了心中的科幻因子,以致蓄勢待發」。陳國偉認為,「真正被視為臺灣科幻小說的起點,則是要屬一九六八年。……臺灣科幻小說的序幕,正式由張曉風、張系國與黃海三人揭開」。 

就臺灣科幻文學前後的脈絡,楊勝博認為:「二戰結束後,臺灣的科幻小說基本上並未延續先前的科幻傳統,在整個科幻小說的發展脈絡上,在戰前戰後並不連貫(不管是在語言還是題材、風格上)」。也就是說,當臺灣科幻文學在一九六〇年代末再出發時,尚鮮為人知的臺灣日治時期的科幻文學對其影響是微乎其微的。

傅吉毅對臺灣科幻文學史的溯源工作不足有所認知,他認為與葉步月「同時期是不是有其他未知的科幻小說存在的可能性呢?筆者認為是有的,綜觀當時整個世界世代的氛圍,其實還是籠罩在科學理性的脈絡底下,作為科學近親的科幻小說可能存在嗎?是值得去考察的」。因而,一九五〇年代的是否存在臺灣本土的科幻文學,也是值得探究的一個面向。 

據現有的史料來看,一九五〇年代在臺灣有影響的科幻作品是旅港作家趙滋藩的《飛碟征空》、《太空歷險記》、《月亮上看地球》。該三部曲是由高雄三信出版社先後在一九五六年、一九五七年及一九五八年翻印自香港亞洲出版社。「五〇年代三本書先後印行三版,每版五千冊,三書合計四萬五千冊。這樣的銷售量,在當年港臺地區來說是驚人的數字」 。該作品通過祖孫兩人的太空冒險為主幹,通過對話來介紹太陽系的相關知識。這些作品被認為是「臺灣科幻小說的萌芽先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