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以巴世紀難解之恩怨情仇

2021-05-23 05:40

? 人氣

讀巴勒斯坦作家蘇珊阿布哈瓦(Susan Abulhawa)所寫的《哭泣的橄欖樹》,從巴勒斯坦的一處難民營開始寫起,長大後的「美國公民」阿梅爾回到家鄉,卻被以色列士兵以步槍的槍口抵住她的額頭,她回憶橄欖樹與陽光始終在影子裡嬉鬧,突然看到故鄉的爆炸聲與突襲的以色列軍隊,卻改變了所有巴勒斯坦人的命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伯利恆城四周的圍牆。(謝國榮提供)
伯利恆城四周的圍牆。(謝國榮提供)

筆者曾經旅行以色利與約旦。2001年,以色列政府以反恐為由,開始在西岸利恆地區築起大型圍牆,圍牆總共670公里,限制並剝奪了巴勒斯坦人民的行動自由,圍牆與各進出路口配置檢查哨、拒馬、監視器與武裝士兵。以色列境內的巴勒斯坦地區,全境被以色列軍警不是重重封鎖,就是修築反恐高牆。這不是「柏林圍牆」,而是「仇恨之牆」,而牆內的伯利恆卻是「神愛世人」耶穌基督誕生之地,格外諷刺!

我去過美國蒙哥馬利市的「人權紀念中心」。1955年,當白人攻擊黑人時,馬丁路德金恩牧師呼籲黑人「不要以暴制暴」,他說:「要愛你的仇敵,這是基督的道路,也是十字架的道路」。聖經以弗所書第二章也說:「因基督使我們和平,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廢掉冤仇...成就了和平」。

薩伊德曾呼籲說:「在過去的35年中,我不遺餘力地為巴勒斯坦人民爭取權利與自決,但是我始終不曾忘記猶太人民的現狀和他們曾遭受的苦難,包括迫害及大屠殺。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人之間應該朝向一個共同的目標共同努力,即和平共處,而不是進一步的壓迫與否定。」薩伊德多年前已不幸病逝,他的遺願能否實現,似乎仍然遙遙無期。

*作者為自由評論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