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卡船!全球航運大混亂,但油輪開慢一點可能是好事

2021-04-09 11:53

? 人氣

2021年3月23日,台灣長榮海運租用的貨櫃輪「長賜輪」卡住埃及蘇伊士運河。(AP)

2021年3月23日,台灣長榮海運租用的貨櫃輪「長賜輪」卡住埃及蘇伊士運河。(AP)

4月6日,就在長賜輪擱淺事件後短短幾天,竟然又有2艘郵輪先後在蘇伊士運河擱淺,差點引發全球海上運輸二次危機!所幸蘇伊士運河管理局有了經驗,立刻大舉出動拖船及搜救人力,幾個小時內就解決了危機,沒有讓航運亂象進一步擴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綜合外電報導,名為「RUMFORD」以及「MINERVA NIKE」的2艘油輪, 先後在往北通過運河時擱淺,所幸脫困後都沒有受到太大損傷,隔日皆已進入地中海。

不過,先前成為媒體焦點的長賜輪,可就沒這麼幸運了,脫困至今,這巨大的貨輪仍然滯留在大苦湖錨地,接受官方調查;蘇伊士運河管理局(SCA)局長Osama Rabie指出,這次重大擱淺讓管理局派員搜救、破壞河岸,連同改走好望角的船隻,整體損失超過10億美元,但管理局仍希望在不涉及訴訟前,便能和船東-日本正榮汽船達成和解。

整家公司也只有29位員工的正榮,能承擔運河管理局方面開出的10億美元要求嗎?船上1萬8千個貨櫃、總價值35億美元的貨物嚴重耽誤,長榮需要分攤損失嗎?長榮海運已經表示,他們只負責貨物本身,且「這屬於保險公司的賠償範圍」。

運河南向出入口的衛星照片,長賜輪是在左上方的河道不遠處擱淺(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運河南向出入口的衛星照片,長賜輪是在左上方的河道不遠處擱淺(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WSJ原文閱讀:蘇伊士運河恢復通航,但航運亂局恐持續數月

回顧歷史,蘇伊士運河發生阻塞事件並非首次,第一次大型擱淺事件早在1967年就上演。當時埃及和以色列隔著運河對峙,埃及方面誤以為對岸的聯合國維和部隊,是以色列偷偷部署的精銳,當時的埃及總統納瑟於是下令破壞一些船隻、阻塞運河。避免以色列用運河進一步攻擊埃及。當時甚至有15艘貨輪被迫停在大苦湖,船員只能聚集在一起運動來打發時間,直到1975年,運河才重新開放通行。換言之,長賜輪體型巨大,對國際運輸而言還不算重大災情,畢竟上次塞船可是整整卡了8年!

華爾街日報分析,蘇伊士運河關係著全球13%海上貿易,和10%原油運輸,尤其是歐洲與東亞地區間的運輸大動脈,阻塞事件使得全球貨櫃調度大亂,至少有6萬個貨櫃的交期受到影響,亂象至少得等到夏天才能解決。

但運河本身的亂象也不少。2016年時,世界最大航商-丹麥馬士基(Maersk)就指出,船隻通過運河除需要支付平均每艘船35萬美元的天價通行費,通過期間已有領港人作業,但還要聘僱當地船員「作為輔助」;這些當地人被指「上船後逢人就兜售紀念品」,此外船員還得買香煙、巧克力孝敬,每次通過運河,買香煙送禮就要花掉數百美元。這些都是通過運河、以求時效的貨輪,無法避免的開銷。

正因如此,隨著油價下跌,即使繞道好望角更耗時,便宜的油料成本與通過運河的船舶通行費兩相抵減,對油輪來說反而有可能更划算。研究機構指出,若以18節航速、從新加坡開往法國勒哈佛港,取道蘇伊士運河只須19天、總費用為約89萬美元;以同樣航速繞道好望角的話,雖需26天,但總費用硬是少了10萬。所以當運河一再出現擱淺警訊,巨型貨櫃輪講求時效,或許仍非得須取道運河不可,但油輪可能沒這麼急,日後有越來越多油輪改道好望角,也絲毫不稀奇。

蘇伊士運河管理局其實已經發現,自身對油輪的吸引力日益降低,因此祭出罕見的大特價,試圖挽救頹勢。目前蘇伊士運河就已經針對在特定型態的VLCC(Very Large Crude oil Carrier,巨型油輪)和ULCC(ultra large crude carrier,超巨型油輪)顧客,提供航行費5折的減免優惠,該優惠從2020年12月開始,將一路持續到今年5月。但若油價低迷態勢依舊,限時優惠也未必能留住油輪顧客的心。

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以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責任編輯/林彥呈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

金牛幫幫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