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認清人類真正的敵人在哪?

2021-04-14 05:40

? 人氣

作者認為,天然氣複循環發電較燃煤發電, 僅解決了一半汙染,並非零排放。藻礁若遭破壞,將難以預測會造成多大環境生態的問題。(資料照,柯承惠攝)

作者認為,天然氣複循環發電較燃煤發電, 僅解決了一半汙染,並非零排放。藻礁若遭破壞,將難以預測會造成多大環境生態的問題。(資料照,柯承惠攝)

美中的爭霸因阿拉斯加2+2峰會而墜入修昔底德陷阱的更深淵處,雙方揪團纏鬥,無止無休,兩霸都忽略真正會毀滅自己的敵人不來自對方,而來自大自然隨氣候變異的反撲,說什麼「既競爭(其實是鬥爭罷!)又合作」簡直是個大荒唐,就和川普說「溫室效應是科學家的謊言」一樣可笑,拜登邀40位國家領袖參與「去碳大拜拜」秀場,其效果能超過巴黎氣候協約嗎?從該協約脫群而剛才回來的就是美國,要解救氣候災難其實只有全面停止惡鬥,凡我人類,共同戮力合作,否則將如聖經上敘述的,上帝要用大洪水氾濫讓人類對真理覺悟,唯有少數真正為生態環境奮鬥的人,才能搭上諾亞方舟以謀自救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跨政府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IPCC,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聯合國組織之一)指出,工業革命至今,全球溫度已上升攝氏1度,美國地球物理聯盟(AGU,AmericanGeophysicalUnion)的研究顯示,全球的均溫若提升2度時,將增加3倍的人口曝露在不適合工作或可能致命的高溫下,按現在排碳的趨勢若不全力改進,毀滅性的乾涸或氾濫指日可待。

最近拜讀了盛治仁先生在聯合報發表的《不要對不起下一代》,他強調一年12個月中有5個月我們所應用的資源是向下一代挪用的,盛先生推崇比爾蓋茲的基金會多年來對乾淨能源的研究與投資(作者註:如高效電池、碳捕捉、綠色航空燃料、節能建築、綠氫…等),並摘要推薦了蓋茲新書《如何避免氣候災難(HowtoAvoidAClimateDisaster)》的分析數據:溫室氣體排放的圖像為製造產品31%、發電27%、耕種養殖19%、交通運輸16%及調節溫度7%,蓋茲並逐項討論如何在每一種類別降低排放的方法及困難,最終達到淨零碳(NetZero),許多國家在公共政策的決定上,往往背道而駛,跳脫了數字和專業考量,抱著單一價值隨機的發展能源方案,例如只注重短期2030年的「減碳少汙」成效,建立大量燃氣電廠去取代燃煤電廠,結果就無法在長期的2050年達成碳中和,台灣不正在這條燃煤30%、燃氣50%、再生能20%及核能0%的背道上吆喝著嗎?因為現在的投資必須運轉數十年才可回收,因之反而阻止了NetZero的道路,現在很多國家都允諾了碳中和的時間表,台灣敢提出方案承諾自己的CarbonNeutralSchedule嗎?執政和建制的大官們該好好的讀一讀蓋茲先生的新書才是(中文版於3月2號已由《天下雜誌》出版問世)。

蓋茲先生認為台灣與日本的地理位置會受到季節和例如颱風等惡劣天氣的影響,再生能源是不穩定的,難以完全依賴,而天然氣仍然是火電會排碳的能源,無排碳電力的解決必須有創新的方法,台灣可考慮的方案之一,是在類似這樣地理位置的國家例如澳洲投資「綠氫」,即透過再生能源產生電力,再由此電力電解水而產生液化氫,如同液化天然氣一樣船運來台,供應不排碳的燃料,蓋茲先生更不諱言核分裂或核融合(即人造太陽)也是可考慮的方案,蓋茲表示,美中的能源合作已暫停止,若獲得核能管制委員會(NRC,NuclearRegulatoryCommission)的支持,他希望與中國能積極合作開發第四代核反應爐,預估五年後即可完成,它是非常安全,沒有高壓或疏散的問題,不受人為操作的影響,運轉中也不會過熱,其未來的挑戰是能推動全球廣泛採用,以低價和安全的優勢,為低碳電力與氣候目標做出貢獻,蓋茲甚至認為,在氣候危機的急迫下,即使現代的核能反應爐,也比其他電力來源更為安全。讀者請參閱2021年3月8日本人在《風傳媒》所發表的觀點投書《美國和台灣過得了碳關嗎?》,作者的看法竟有幸與蓋茲大師遙相符合,作者在該文中還列出許多數據與說明對本人的觀點予以論證。

根據BP(英國石油)公司《世界2020能源統計年鑑》,在2019年美國總發電量4457.4TWh(單位太瓦時=10億度),僅次於中國7503.4TWh,其發電分布為原油0.5%、天然氣38.6%、原煤23.9%、核能19.4%、水力6.1%及再生綠能11.6%,美國盛產頁岩氣,但氣電占比也只不及40%,核能則高達近20%,致無碳排放電力可達37.1%,即使如此距零排碳仍須窮洪荒之力以赴,台灣何德何能定下氣電50%,而核電卻全廢的宏偉計畫?距NetZero只有空悲切了!2018年10月全民公投以54.43%比37.05%通過了「以核養綠」提案,足以證明台灣人民並不拒絕「無核家園」的主張,只是謙卑的希望將2025年廢核期限予以延展,以待真正乾淨的電力可與核電合濟共存後再接軌,以消除高價與缺電的疑慮,但執政者卻悍然推翻公投的結果,其理由是至2025年將不會缺電了,到如今綠電建設遠不如預期順利,草草規劃的高達50%的氣電,卻與「珍愛桃園藻礁」觸電而延宕了觀塘三接工程,將停歇的燃煤電廠因此不敢廢除,到2025年的所謂「電力足夠」難道是以燃煤火電充數嗎?這就是政治掛帥,計畫背道而駛的結果,距碳中和的世界潮流豈只天涯之別?

天然氣真的比燃煤更潔淨嗎?根據檢測的平均值估算,燃氣/燃煤的各項污染比例如下示:CO250%、SOx(硫氧化物)15~20%、NOx(氮氧化物)65~70%、PM2.5/PM10(懸浮微粒)50%,差不多是節制了一半汙染,但若燃氣份額從30%提高至50%時,即又增加了65%汙染,功過相抵,前功盡棄了。

尤有進者,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開採、輸送、液化、船運、儲存、投料的過程中,具有大量的洩漏、耗能及水資源汙染,甲烷是一種非常強大的溫室氣體,在大氣中與碳相比,甲烷的壽命很短,20年後今天排放的甲烷中只有20%仍會存在大氣中,但是當它第一次進入大氣時,它在捕獲熱量方面的能量大約是CO2的120倍,反之在20年的時間裡,CO2的散發時間更長,10000年後今天排放的CO2中將有15%仍存在大氣裡,所以最終排放到大氣裡的甲烷都是來自燃氣所產生的,天然氣已成為全球暖化的重要課題之一。

因此,若在20幾年前以燃氣取代燃煤確實是大量的降低了一半汙染,但對近代碳中和或零排碳的要求而言,早就成為抱殘守缺的老觀念了,因為這樣做是對抗暖化的背道而駛,執政建制的大官們懂得增進自己的知識,追上潮流嗎?不可繼續地誤己誤民啦!

作者認為,在氣候變遷下,人類如同共乘在一艘諾亞方舟中。(作者提供)
作者認為,在氣候變遷下,人類如同共乘在一艘諾亞方舟中。(作者提供)

蓋茲大師呼籲美中積極合作發展第四代核能反應爐,以創新作法解救氣候變異,這明白申訴了人類最大的敵人是互相惡鬥爭老大,卻忽視了氣候變異即將帶來毀滅性的氾濫與乾涸,並且以老舊而未能創新的方法去應付急切到來的災難,人類惟有互相合作,和平、創新、救世界!共乘在同一艘諾亞方舟裡,協力的迎戰共同的敵人,才能免於必來的大災禍。

*作者為工程專業經理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