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全會第一手觀察》自信建設下的中國踟躕!習歡迎世界來走看 但訊號屏蔽直至結束

2017-10-25 19:47

? 人氣

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委(AP)

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委(AP)

特派記者王彥喬/北京報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共十九大才落幕,25日上午,召開十九屆一中全會,選出總書記習近平,以及25位政治局委員及7位中國最有權力的人(常委)。會議廳選在人民大會堂舉辦,這是習近平全面交接的時刻,3000多位中外記者,僅有獲得請帖的500多位記者才能進入,《風傳媒》取得進入資格,帶來第一手觀察。今年的習近平在五年的執政成果支撐下,更有自信了,他與媒體見面會上,歡迎各國媒體到中國採訪,這是中國自信的展現,只不過,在十九大採訪期間,依舊能感受到中國在逐步建立自信、向世界開放時的踟躕與擔憂。

今年的十九大之所以重要,在於這是一個習近平全面接班的時刻,從中國共產黨的十八大由前總書記胡錦濤手中取得黨、政、軍三枝指揮棒後,對習近平來說,最後一哩,就是今年的人馬大換血,象徵著人馬的新舊交替,開啟後續能夠真正「擼起袖子,加油幹」的「習時代」。而十八大至今的過去五年,習近平反貪打腐、法治改革、體制建設,「破」與「立」併走,都是在為他接下來掌權的5年、10年,乃至中國的長遠之計,立下體質基礎。

中共十九大,2017年10月24日閉幕,習近平(AP)
中共十九大,2017年10月24日閉幕,習近平(AP)

正如《經濟學人》智庫報告所言,經濟議題將是習近平第二任期成敗的關鍵(Key)。尤其是中國即將面對兩個一百年(2021年黨慶與2049國慶),要禁得起國內與國際檢視執政成果,表現在數字上是GDP與人均收入,表現在感受上則是人民是否「脫貧」與「邁小康」,而十九大上,確實如智庫所說,賦予了習近平要達成這些目標的必要權力。

比較習近平在十八大與十九大一中全會上的笑容,這次多了從容,少了生硬;多了自在,少了尷尬。比較內容,習近平在5年前、5年後,同樣強調反腐、責任、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等關鍵字,而這次,通篇可見「大」的思維貫穿其中,是格局的大,習近平一句「大就要有大的樣子」,說明了一切。而也因為十九大在人事方面全面交班,文稿中,習帶入更多個人想法與大篇幅的階段性目標。

習近平演說中透露,包含2018年改革開放40年,要完成現代化與深化改革;2019年中國成立70周年,要完成十三五規劃並提交下一步計畫;2020年要一個不掉隊地建設小康社會;2021年中國共產黨的100年,要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2017年10月25日,中共十九大一中全會選出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由左而右,由上至下: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AP)
2017年10月25日,中共十九大一中全會選出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由左而右,由上至下: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AP)

而十八大與十九大後的媒體見面會上,習近平同樣歡迎各國記者到中國「多走走、多看看」,邀請各地媒體來「認識」中國,同時,嘉許記者辛勞,與世界媒體打好關係的態度不言而喻,這些都是中國越發自信的展現,只不過,在這樣逐步建立中國人自信的階段中,依舊可以感覺到向世界開放時的踟躕與擔憂。

 

在與記者見面的大廳內,所有的媒體訊號都是遭屏蔽的,除了《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新華網》等中共可控媒體及人員的手機及攝影機器能透過特殊的網路管道外傳,其餘媒體的網路、簡訊、電話,都動彈不得,換言之,世界上所有關心常委換屆的人,於第一時間,都只能夠透過官方通訊社與黨媒訊號知曉,中共這麼做,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第一時間訊號外傳的正確性,形成在世界人們心中,第一時間對黨領導人的「定錨」效果。

央視出動150名記者,直播保證有4000-7000萬名中國人收看

對中國大陸的媒體來說,十九大與七常委亮相,是件「特大」的事,光是《央視》,今天就出動150名記者、6台高端攝影機,11點45分的見面,8點就到場架機器,確保從各角度都沒有差毫地捕捉領導人的一頻一笑,並派出央視首席當家男主播白岩松,現場解析。以央視在平日的收視率3-5%來看,大約隨時都有4000-7000萬名中國人收看,到了十九大期間,包含網路收看者,跑不掉有上億人,傳播力度之大與廣,台灣難想像,也怪不得中國會在媒體傳輸上加以有效掌握。

央視首席主播白岩松。(王彥喬攝).jpg
央視首席主播白岩松。(王彥喬攝)

而中國對外開放的猶豫,也表現在7常委與媒體見面會上,與過往同樣沒有媒體提問的機會,歷來,只有行事作風與思想都比較開放的趙紫陽,曾開放給媒體隨意提問,但趙也因走得太前而失勢。此外,十九大期間的採訪上,來自各國的記者們仍有跨不過的採訪門檻,如提問的媒體多數需先經安排,難臨時舉手提問;敏感的常委人事問題,在最後一刻揭曉前,是問不得的禁忌。

記者人數較十八大暴增5倍

此外,這次在國際媒體的採訪規模上,記者人數爆增,與十八大相較,媒體中心的設備規模增5倍,現場出現更多中東、金髮、黑皮膚面孔,當中,許多是來自中國的歐、亞、非「一帶一路」計劃沿線國家,而他們之中,也多有中國大陸在其後資助媒體來訪經費的影子。

今日的習近平,心情顯得相當好,走入象徵「旭日東昇」的人民大會堂「東大廳」時,臉上帶著一抹微笑,不同於十九大開幕的沉紫色領帶有「承上」意義,今天的他帶了紅領帶,更有啓後的「迎向光明」味道。背後一幅名為「幽燕金秋圖」的氣魄山水畫,是人民大會堂內最巨幅的作品,上頭還有毛澤東的詩句。

開始前的一個多小時,記者們先是為了進入會場,一陣騷動,工作人員試圖將記者們推擠成一列有序入堂,但依舊是一陣瘋狂搶進,為了這場超大政治劇,記著們從世界各角落來,當然要比大媽搶菜還拼命地攻佔拍攝角度,隨後屏息靜待常委們入場。

一位女服務生從大門後面走出,端了杯再平凡不過的玻璃杯白開水進來,放到了習的講台上,瞬間引起一陣快門聲,在這個世界聚焦的空間中,一個再怎麼平凡的小動作,都能引起騷動,連記者們自己都為「送水也激動」的行為感到莫名其妙!

今日的講台上,相較於五年前的十八大習近平與媒體見面會,少了桌上的五顏六色花籃,領導人的背後,多了一面中共黨旗,是共黨打天下就用的符號,布上的鐮刀錘頭被適當地露出,這些安排都給外界釋放出再強烈不過的訊號:去掉不必要的花籃「反貪從簡」、鐮刀錘頭「不忘初心」、「向黨中央靠攏」。

習的記者會後,記者隨機詢問在場記者,有來自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的記者表示,總體與十八大時完全一樣,沒有新意。不過,也有另位西方面孔的記者表示,習近平更有自信了,讓他對中國改觀。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彥喬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