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他的作品是珍.奧斯汀與卡夫卡的綜合體」日裔英國籍小說家石黑一雄摘下桂冠

2017-10-05 19:04

? 人氣

石黑一雄與電影《別讓我走》的演員們(Bex.Walton @Wikipedia / CC BY 2.0)
石黑一雄與電影《別讓我走》的演員們(Bex.Walton @Wikipedia / CC BY 2.0)

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將石黑一雄的經典作品《長日將盡》列為他最喜愛的書籍之一,表示這本書能教導讀者人生與遺憾的課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石黑一雄談寫作與文學

「記憶」與「鄉愁」

「記憶」是石黑一雄的小說裡不斷探討的議題,他說過自己最愛的書寫題目就是「人的記憶、回憶、遺忘」,持續反思歷史、記憶、愛與死亡,作品充滿記憶、懷舊、哀悼的氣息。他最近一部的小說《被埋葬的記憶》以寓言的筆法,從個人出發,探討國家民族的集體記憶與創傷,他表示想透過這部小說探討人們如何處理不愉快的回憶、何時遺忘比較好、何時必須誠實面對過去。

《被埋葬的記憶》(Wikipedia/Fair Use)
《被埋葬的記憶》(Wikipedia/Fair Use)

石黑一雄曾透露,他父母一直想回日本定居,也因此讓石黑一雄讀了大量的日文書籍與雜誌,他也因此對故鄉日本有深厚的情感連結,但他後來發現他心目中的日本只存在於想像裡:「對我來說,這個日本非常珍貴,但它其實只存在於想像中。」

石黑一雄在小說裡再現他心目中的日本,處女作《群山淡景》的其中一個故事背景就設定在長崎市,《浮世畫家》的背景則是二戰後的日本,這部小說也明顯受到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Yasujirō Ozu )電影作品的影響。

創作類型多元 涵蓋小說、劇本、音樂

石黑一雄除了創作文學小說,也創作電影劇本與戲劇劇本,包括《亞瑟.梅森傳》(A Profile of Arthur J. Mason,暫譯)、《美食》(The Gourmet,暫譯)、電影《世界上最悲傷的音樂》(The Saddest Music in the World,暫譯)、電影《異國情緣》(The White Countess)等。

熱愛音樂的石黑一雄還是爵士樂創作者,談得一手好吉他。2007年,他為美國爵士女歌手史黛西肯特(Stacey Kent)作詞,兩人合作的專輯《早安幸福》(Breakfast On The Morning Tram)非常暢銷。

2016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由美國歌手詩人巴布狄倫(Bob Dylan)摘下桂冠,獲獎理由是:「在美國歌曲的偉大傳統裡,創造新的詩意詞句。」巴布狄倫是史上首位獲此殊榮的詞曲作家,也是第9位摘下諾貝爾文學獎桂冠的美國人。

諾貝爾文學獎二、三事

每年2月,瑞典學院聘請的專家學者與作家(包括前任文學獎得主)擬出初選名單,到5月初時淘汰至僅剩5人。整個夏天,瑞典學院的18名院士會仔細研讀這5位作家的作品,決定最後獎落誰家。

諾貝爾文學獎從1901年開始頒發,今年是第110屆、第114位得主(4度由2位文學家合得)。雖然當代女作家人才輩出,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性別比例極度失衡,歷屆總共只有14位女性得主,僅佔約1/8。

歷屆文學獎得主平均年齡約65歲,最年輕的一位是以《叢林奇譚》(The Jungle Book)著稱於世的英國小說家兼詩人吉卜林(Rudyard Kipling),1907年摘下桂冠時年方41歲。最年長的得主是英國女作家萊辛(Doris Lessing),2007年獲獎時已經88歲,2013年,高齡94歲的她與世長辭。

2017年諾貝爾獎6大獎項,得主與揭曉時間(台灣時間)如下:

生理學或醫學獎:霍爾(Jeffrey C. Hall)、羅斯巴赫(Michael Rosbash)、楊格(Michael W. Young)

物理學獎:韋斯 (Rainer Weiss)、巴瑞許(Barry C. Barish)、索恩(Kip S. Thorne)

化學獎:杜布歇 (Jacques Dubochet)、法蘭克(Joachim Frank)、亨德森(Richard Henderson)

文學獎:石黑一雄

和平獎:10月6日(星期五)下午5時

經濟學獎:10月9日(星期一)下午5時45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

廖綉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