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菁專文:臺灣的「集體自信心缺乏症」從何而來?

2021-01-16 07:00

? 人氣

我常常在想,倘若將這些精力多花在對自我能力的提升、務實地面對處理自己的問題,世界自然會看到臺灣!倘若教育、人文社會等學門相關研究能夠連結到教育、社會現場,協助釐清並解決相關問題,更能夠彰顯研究本身的社會貢獻度,這不是比「玉山計畫」、「哥倫布計畫」和「愛因斯坦計畫」的精神更有意義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學生、讀書、考試、上課。(圖/pixabay)
倘若將這些精力多花在對自我能力的提升、務實地面對處理自己的問題,世界自然會看到臺灣!(圖/pixabay)

在商學院任教的朋友談起有教授不時被香港、新加坡遊說挖角,這位教授考慮香港、新加坡對學者「用完即丟」的功利主義傾向,最後是這塊土地的黏著性與意義性讓他決定留在臺灣繼續努力。

臺灣的大學現場,有許多具備淑世情懷的知識分子,也願意帶著學生一起往前,願意花時間在學生身上,是國際上許多大學不具備的資產。然而,我們非但沒看見這些資產,制度上卻可能以研究不符合規定的篇數,將這些認真致力改變社會的教授「驅逐出境」,然後整體學術界再以英美語為中心的SSCI資料庫論文來自貶身價?

根植於土地需求的國際化

在挪威超市買茶包、咖啡、罐頭等,當你看到挪威文、瑞典文、丹麥文、芬蘭文的內容與使用說明,有很大的機率看不到英文。若在臺灣,可能會有很多人跳出來說:「這太不國際化了!」

其實在北歐的超市看不懂北歐語言標示也無妨,隨便問個人,多少都可以自信地用英文跟你解釋,這是有自信、根植於土地需求的國際化!

在許多臺灣人的心中,「英語」等於「國際」,因此大學中的「英語授課」科目數等同於「國際化指標」,導致一些「英語授課」出現班上一堆臺灣老師對著大半的臺灣學生,使用著不熟悉的語言討論熟悉的現象,已然失去原本的意義!其實有些國際學生因想了解臺灣教育、文化與社會的特殊性而來,他們也同時學中文,但我們提供的可能是在西方國家、網路都能聽到的一般理論英語課程!

雖透過世大運,臺灣人凝聚向心力或重建自信心,但由外而內的自信心是很脆弱的,就像沙堡一樣,一陣浪來,隨時都可能被摧毀!真正的自信,來自於知道自己是誰、要往哪裡去,即使在角落,也能微微發光,讓世界為你而來!芬蘭教育就是一個很實際的例子。

剛開學一個月,一位大一學生找我聊未來考公務員的準備。我問她:「是妳自己想考?家人叫妳考?還是什麼樣的情況?」當我們大部分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慢慢能夠釐清自己是誰、要往哪裡去,具批判、獨立思考能力,不受主流觀點左右,能有自信地走出自己的路,或許臺灣集體自信心缺乏症才可以逐漸被治癒。

*作者為為政大幼兒教育研究所暨教育系合聘副教授,兼政大幼教所所長。本文選自作者新著《野力:翻轉慣行教育!培養獨立性 x 思辨力 x 創造力》(三民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