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觀點》美對北京將採「再承認」政策?

2021-01-10 06:10

? 人氣

美國遇到的問題,歸根結柢還是美國自己的問題。美國能不能重新領導世界,要看它能否為解決世界性問題做出貢獻。打壓中國,只是轉移了美國國內的視線,轉嫁了矛盾,卻並不能解決美國自身的問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拜登提名的蘇利文和布林肯提出全球民主國家聯盟這個主張,試圖以民主來統領團結四方。但是真正具有黏合作用的,會是民主嗎?這或許是美國和民主國家的最大共同點,但不一定是美國和它們的最大利益交匯點。意識形態手段是美國擅長的,卻並不一定是最有效的。

拜登如果僅僅致力於推翻川普的政策,重回以往的主張,那麼美國只會在原地踏步。時代要求拜登的政策要有新變化,拜登的決策要更有政治家眼光視野和魄力。不用霹靂手段,就根本無法彌補被川普弄丟的四年。若只想回到四年前,註定不會奏效。機會的大門不會一直向美國敞開。

拜登的角色與使命

和前任們不同,拜登是中美建交以來兩國實力變化的見證者和參與者。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拜登作為美國參議員代表團成員,首次訪問中國大陸,彼時美國視中方為制衡蘇聯的東方大國。1991年8月,六四事件之後,中美外交重啟,拜登當時以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身份,率參議院代表團訪中。彼時美國試圖用意識形態滲透,來改變社會主義中國。2011年8月,擔任副總統的拜登曾帶著家人訪華。當時他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瞭解未來的中方高層,與習近平建立關係。彼時的中國剛剛超越日本,躋身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縱橫美國政壇數十載的拜登,對中國大陸不可謂不熟悉,對習近平不可謂不瞭解。現在作為決策者,他更應認識到中國崛起的現實和美國領導力的軟肋。

對北京展現強硬姿態,有國內政治因素的考量,是為了執政的順利與方便。但在政策制定過程中,從歷史角度,理性看待中國崛起、制定與中國打交道的正確策略,是拜登及其團隊必須面對的課題。

近來不少中國大陸外交官頻頻公開表示,要排除各種干擾阻力,實現中美關係平穩過渡,爭取使下一階段的中美關係重啟對話、重回正軌、重建互信。不約而同的用語,暗示了中方對現階段的中美關係有著清醒的認識。無論川普任期結束前如何挑釁,可以預期,中南海都將保持基本的克制。

大陸的資深外交官傅瑩11月24日在《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發表題為《中美構建合作-競爭關係是可能的》文章,提議重新啟動中美關係。王毅近來也提出「重建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的戰略框架」,「北京的對話大門始終敞開著,雙方可以梳理形成對話、合作、管控分歧三份清單,為從整體上釐清、維護和發展中美關係提供更清晰的脈絡」。這些都代表著中方試圖正面構建與拜登政府的良性互動關係。北京已主動伸出橄欖枝,將球踢向了拜登一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