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玉玲觀點:在行動中相遇─與1970年代「大學生靈安社行動」對話

2020-12-19 05:50

? 人氣

三、意義開放對話,文化實踐從來是動態的、政治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大學生靈安社行動」橫跨七、八〇年代,正值台灣經濟、政治、文化快速變動之際。台灣退出聯合國,十大建設啟動,強人蔣介石過世,海外留學生的保釣事件引發本島戒嚴期第一椿合法遊行,繼而又發生美國、日本先後與中國建交,美麗島事件等。外交受挫,內部震盪,彼時的知識份子開始反思長年崇尚西方文化,籲求建立民族主體性。正當靈安社與大學生的合作引發知識界關注,「唱自己的歌」的民歌運動逐漸蔚為風潮,「跳自己的舞」的雲門舞集邀請陳達上台彈唱,鄉土文學論戰以鄉土寫實對抗西方現代主義文學…..尋求台灣主體性的藝術發展,分歧多義,且充滿異質性。

靈安社子弟團搭建的戲棚,有成排國旗在高處飛舞,舞台牌樓上書「復興中華文化」的標語,且貼有梅花形裝飾符碼,可以說是那個年代參與者的護身符。(林柏樑 攝影)
靈安社子弟團搭建的戲棚,有成排國旗在高處飛舞,舞台牌樓上書「復興中華文化」的標語,且貼有梅花形裝飾符碼,可以說是那個年代參與者的護身符。(林柏樑 攝影)

綜觀而言,儘管不合時宜,「大學生靈安社行動」在那個時代接縫點上出現,並非孤立、偶發的事件,之前的脈絡有跡可循,也無意間成為之後本土風潮的先行者。審視七〇年代所指稱的民族、民間、鄉土、地方等語彙,必須進入當時的文化脈絡來理解。相較於遙不可及的西方現代性,傳統的鄉土、民間一直是落伍的;相較於官方欽定的中國正統文化,腳下所踩的台灣明顯是次要的、地方性的。也就是說,鄉土、民間、地方幾乎是可互換的同義辭,而中國與台灣民族也尚未如現今的涇渭分明。當時的文藝改革,建基在民族自尊心受損後,知識份子反省西方文化壟斷本土發展,意圖建立自主的民族文化。鄉土、民間的探索,究竟要納入建構大中華文化的多樣性?還是面對台灣社會各式不平等的現實?

民俗戲曲長久以來自生自滅,寺廟頭人多與政權維持相安無事的良好關係。從活動相片看來,靈安社子弟團搭建的戲棚,有成排國旗在高處飛舞,舞台牌樓上書「復興中華文化」的標語,且貼有梅花形裝飾符碼。這些政治圖騰可以說是那時代的文藝通行證,也可以說是參與者的護身符。不管是由下而上以表面功夫應付政治要求,還是由上而下推動「藝術去政治化」的政治目的,小人物置身時代洪流,潮汐皆受牽引,揚帆啟航時,未必有清楚的方向,但知奮力向前。若未能深入不同的社會條件分析,以後見之明輕易論斷進步與否,恐怕也太過傲慢。就我看來,兩代子弟的相遇,讓彼時已然沒落的本土藝術,因大學生的積極參與而獲得社會囑目,老子弟重燃薪火相傳的壯志,協力綵排,合作巡演,甚至有機會親自上陣擔綱演出,為團體榮譽而吊嗓、拉筋、苦練身段,師徒名字同列在節目單上,老少混搭,粉墨登場,是這場文化實踐最激動人心的亮點。

復興劇校「中」輩畢業後來唸文化國劇組的劉男群,參與「大學生靈安社行動」說的話很具代表性:「我喜歡這裡的人、氣氛和感情!」(林柏樑 攝影)
復興劇校「中」輩畢業後來唸文化國劇組的劉男群,參與「大學生靈安社行動」說的話很具代表性:「我喜歡這裡的人、氣氛和感情!」(林柏樑 攝影)

集體行動本身及引發的效應,都是政治,可待檢驗。彼時肅殺的政治氛圍,參與者也許是有意迴避、或者是未察矛盾,終究是勉力守住一個參與據點,打開學院走入民間的知識探究與生產,並轉化資源至《民俗藝曲》作為調查研究的文化基地。就算是放到現今的標準,本土正當性已然政治正確,官方藝文補助相對充裕,「大學生靈安社行動」仍然是非常不容易的在地扎根實作,不是現在常見的學生調查參訪式的點狀打擾,而是投身田野的長期參與,連結大學生和老子弟在日常生活中相互影響,在共同行動中累積知識與藝術生產。實踐的過程,沒有捷徑,無從僥倖。

文化傳承,從來都是動態的、政治的,對歷史生成的軌跡抱持質疑、探究、反思,無非是現在對過往所能致上最高的敬意。我們受惠於時代積累的認識體系,也受限於時代建構的集體框架,定義的改寫從來就不脫時間介入的四維迷宮,後見未必更明。這本書與其說是「大學生靈安社行動」的文化保存,不如說是另一場延遲收尾、尚未結束的社會行動,召喚集體記憶出土,開放更多詮釋與創發的可能性,與當代社會對話。

*作者為北藝大人文學院助理教授,出版中心主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