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他們為什麼選擇結束人生?答案不是你想像的那樣

2020-11-28 05:20

? 人氣

並不是每個選擇自殺的人都是因為抗壓性不夠,不是每個憂鬱症患者都是草莓族,承受不了挫折。(示意圖/buri@photoAC)

並不是每個選擇自殺的人都是因為抗壓性不夠,不是每個憂鬱症患者都是草莓族,承受不了挫折。(示意圖/buri@photoAC)

最近因閱讀了〈鄧鴻源觀點:論台大生接連自殺的原因〉一文,心裡有些話想說,故以投書方式表述,望能糾正一些錯誤思想以及增進大家良性溝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上文中有提到「筆者認為,不外是學業或感情問題,所以培養學生克服挫折的能力,比什麼都重要。」,可能在標題就已侷限了「台大生自殺原因」,使得許多人都認為最近那麼多大學生自殺之事,一定和課業或感情脫不了干係。但就我個人,會造成一個人走向自殺一途,也許和課業、感情有關,但也有一項不可忽略的因素,以我本人為例,從小就無法從家中索取穩定的情感來源、無法感受到自己是真正被愛著的這件事情,影響我後來的人生很大很大。我開始在人格上有點障礙,生理上和心理上也受憂鬱症所苦,有時候是很多很多的負面情緒累積起來,而往往人們看見的只有壓垮我們的最後一根稻草,卻不見那些前面積累的坎。

失業 低潮 憂鬱 焦慮(StockSnap@pixabay)
憂鬱症有時候是很多很多的負面情緒累積起來,而往往人們看見的只有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卻不見那些前面積累的坎。(StockSnap@pixabay)

對於鄧先生所說的「培養學生克服挫折的能力」一說,我認為有些過於偏頗了,並不是每個選擇自殺的人都是因為抗壓性不夠,不是每個憂鬱症患者都是草莓族,承受不了挫折。我曾哭著問過諮商師和心理醫生:「是不是我真的就像他們說的一樣爛,抗壓性低、不適者淘汰?」他們給我的回應都是「每個人對於同等的壓力不一定會有同等的感受」。

有些人天生比較敏感或是已經是生病的狀態,對於正常人來說可能只有50%的痛苦,在這些人身上卻像是受到100%或更高的重擊,然而這些對於他們而言也並非自願的,我也不相信最終會走向自殺,是因為沒有所謂「克服挫折的能力」!這背後有太多因素,無論心理的、生理的,都不應斷言或妄加揣測自殺者背後的原因。

誠如WHO所呼籲,不要簡化自殺的原因;不要使用宗教或文化的刻板印象來解讀。

*作者有相關病史,狀況好的時候總渴望能把更多人拉上岸,最近正在學習接納自己。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要救救我)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