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只要功勞,不要苦勞:《失業教我們的事》選摘(1)

2020-12-07 04:40

? 人氣

人資代表公司,儘量做到風平浪靜,主要是真心關懷每位被資遣的員工,因為對人資自己來說,這是一份工作;對員工來說,卻是一份家計、一個前途。(示意圖/すしぱく@pakutaso)

人資代表公司,儘量做到風平浪靜,主要是真心關懷每位被資遣的員工,因為對人資自己來說,這是一份工作;對員工來說,卻是一份家計、一個前途。(示意圖/すしぱく@pakutaso)

公司之所以會資遣員工,任職人資主管多年的陳明秀談到原因時,一開始便挑明有兩種版本,一是正常版本,二是非正常版本,後者有些是政治因素,像是改朝換代或派系鬥爭,其他多屬於正常版本,原因不脫以下兩種: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公司經營不善。

2.個人績效不佳。

做得不好,再給機會改善

勞基法上面也是說,合乎以下狀況之一,公司得以資遣員工,比如:

1.歇業或轉讓時。

2.虧損或業務緊縮時。

3.不可抗力暫停工作在一個月以上時。

4.業務性質變更,有減少勞工之必要,又無適當工作可供安置時。

5.勞工對於所擔任之工作確不能勝任時。

很明顯地,前四項是公司的問題,第五項則是個人的問題。前四項都屬於公司經營不善,是客觀存在的因素,明擺在眼前,照著勞基法走就沒爭議;至於處理上比較棘手的是第五項,原因很簡單,一句話,陳明秀說:

「誰會承認自己不適任呢?」

職場、工作、主管、生氣、通話。(圖/pixabay)
「誰會承認自己不適任呢?」(圖/pixabay)

一旦員工不服氣,爭議就出來了,萬一到網站爆料,經媒體報導出來,便會難以收拾。這種大鯨魚與小蝦米對峙的戲碼,社會輿論通常站在員工這一邊,就會傷到企業形象,甚至引起抗爭,影響營運。因此有制度的大企業或大品牌會給員工一段緩衝時間,進行改善計畫,做法依序如下:

1.公司先跟不適任員工談過,具體地擬出在多長時間內,必須改善的重點,以及達成的目標。

2.再將雙方的約定做成書面,請員工簽名,一來表示他知道了、同意了,未來在資遣時,作為呈堂證供,有憑有據,確保公司立於不敗之地。

3.改善有效日期一到,若是員工有改善,達成目標,公司當然要留人,否則便可以資遣對方。

再不勝任,還是要好聚好散

即使做到如此周詳完備,人資部門仍然不敢大意,依舊放低姿態,好言相勸,平撫對方的情緒。否則不論告到勞動單位或訴諸法律,都是曠日費時,其他正事都別做了,而且公司也會責怪人資部門處理不當,影響到考績與前途。不過陳明秀再三強調,人資代表公司,儘量做到風平浪靜,主要是真心關懷每位被資遣的員工,因為對人資自己來說,這是一份工作;對員工來說,卻是一份家計、一個前途。

「在這個傷感的時刻,我們要做的不是關係的撕裂,而是彌補。」所以陳明秀說,資遣有一定流程,但是沒有通則,每位員工都是獨立個案,需要特例處理。在過程中,多的是將心比心的溫暖,以及如履薄冰的謹慎。比如協助對方求職,提供離職證明,或是幫忙美言幾句;或是協助對方申請政府補助,提供資遣證明,度過經濟困難的時刻。

失業 低潮 憂鬱 焦慮(StockSnap@pixabay)
「在這個傷感的時刻,我們要做的不是關係的撕裂,而是彌補。」(StockSnap@pixabay)

這種悲天憫人的襟懷是必需的,因為當員工表現不佳,未必全然是這個人努力不夠,還存在著其他客觀因素,像是產業劇烈變遷、公司制度不完善、與主管的關係不佳、市場競爭白熱化等。

科理讀工科,畢業後一直在大廠當工程師,二十九歲出國打工度假兩年,回台灣後想做業務。不幸的是這一年遇到金融海嘯,大廠放無薪假者比比皆是,向他揮手的都是小公司。可是後來這些小公司管理問題層出不窮,科理的工作再也不如過去穩定,從這個工作流浪到下個工作。

他先是在半導體業一家小公司任職,後來發現公司只是跟老客戶套人情、給回扣,設備卻經常出問題,覺得不是久待之地。正好幾個老同事要創業,做自動化設備,請他來幫忙跑業務。可是這個市場封閉,客戶不太流動,科理每天勤跑客戶,仍然坐困愁城,做不出業績。

績效不彰,未必是員工不努力

問題來了,新創公司的資金短缺,看科理做不出成績,公司先是無預警減薪三成,三個月之後,公司再以不適任為由把科理資遣了。對此,科理不存一絲怨氣,他說:「公司要營運、要生存,這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

雖然客戶開發不進來,未必是科理個人的問題,但是做業務看的是數據,一翻兩瞪眼,沒啥好說,明擺著績效不彰,只能認了。但是國章不一樣,他是在採購部門,換了總經理之後,部門的定位不同,一夕之間變成績效不彰,國章便和同事一起消失。

這是一家國際性的日本品牌,在台灣家電市場居龍頭地位,生意興隆,從未聽過有裁員一事。旗下的子公司,八成業績來自業務部,銷售日本電子零件給台灣市場;兩成來自採購部,幫總公司採購所省下的成本。二○○八年金融海嘯,公司的營收與獲利雙雙衰退,偏偏日籍總經理年屆退休,新上來的台籍總經理則認為,採購部對獲利毫無貢獻,必須裁掉。

生氣 職場 憤怒 主管(示意圖非本人/すしぱく@pakutaso)https://www.pakutaso.com/20170459116post-11287.html
二○○八年金融海嘯,公司的營收與獲利雙雙衰退,偏偏日籍總經理年屆退休,新上來的台籍總經理則認為,採購部對獲利毫無貢獻,必須裁掉。(すしぱく@pakutaso

部門三十多人,公司只要留下國章,想將他調去業務部。國章此時已經四十一歲,一般人都會選擇留下,國章卻選擇被裁掉,考慮有三:一方面遣散費優渥,二方面他不想調去做業務,三方面太太有工作;而且四十歲不做改變,更待何時,於是決定冒險,往前衝出一條新路。

「離職這件事,心裡很掙扎,太太也跟我吵,這個決定做得相當辛苦。」

敢這麼做,還仗著有一個核心能力─優異的日語。才退伍未久,國章已經在永漢日語教課,周圍全是日籍老師,只有他是台籍。加上在日商多年,與日本關係深厚,後來找他去任職的全是電子業,目的是要他開發日本市場、經營日本客戶。求職對他來說,是小蛋糕一片;難的是做穩做久,有一年他換了八家公司,真是有苦說不出。

說不出績效,更危險!

客戶開發從零到有,壓力大到極點。待的最長的一家台灣廠商,兩年期間每天都只睡三個多小時,早晨六點半出門,趕八點總經理的晨會,一開二、三個小時,再開自己部門的會議,下午二、三點回位子要看五六百封email,看不完再帶回家看到半夜。還要不時接到日本顧問交派的功課,以及出差日本,後來國章累到顏面神經失調。

中年 職場(示意圖非本人/すしぱく@pakutaso)https://www.pakutaso.com/20170541146post-11720.html
求職對他來說,是小蛋糕一片;難的是做穩做久,有一年他換了八家公司,真是有苦說不出。(示意圖非本人/すしぱく@pakutaso)

令人駭異的是,他的前任是在日本出差時,倒在廁所,被抬回台灣;而副總是趴在桌上起不來,後來一輩子都要打胰島素。現在國章是一家日本在台公司總經理,別人看他是苦盡甘來、鹹魚翻身,然而他苦笑地說:

「我的薪水翻倍,是拿命換來的。」

不過最需要擔憂失業的,不只是績效不彰的員工,而是連績效都無法說得具體的員工,像是有些行政、庶務或其他專業人員經常說:「我的工作每天都一個樣,無法量化,提不出數字績效。」這種人最危險!他們已經和企業的營運目標逐漸失去連結,衡量不出價值,企業便會質疑「你每天在瞎忙什麼」,就容易被取代。

根據美國工作本質公司(The Work Itself Group, Inc.)調查發現,超過八成(八一%)員工不認為自己對公司的目標負有任何義務,他做他的工作,公司經營公司的,各吹各的調,反而認為營運是老闆和肥貓們(高階主管)的事,與他們無關。而這些人已經不是勝任與否的問題,而是工作看不出成果,在現代企業看來,他們只有苦勞,沒有功勞,再努力也不過是「低級的努力」。

不論是說不出績效,或做不出績效,未來前途都堪憂。

*作者曾任yes123求職網副總經理、自由時報行銷經理、台北愛樂電台協理兼行銷總監、聯合報主編;現為職場作家。本文選自作者新書《失業教我們的事:想吃雞腿,就別勉強啃雞肋》(商周出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

洪雪珍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