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 :「台灣安全」繫於「美國利益」,代價知多少?!

2020-11-10 05:40

? 人氣

此次「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之所以深受台灣朝野輿論關注,甚至冒出「押寶說」,應是基於關心改選後美中「新冷戰」情勢會有改變。圖為民主黨總統當選人拜登的支持者。(美聯社)

此次「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之所以深受台灣朝野輿論關注,甚至冒出「押寶說」,應是基於關心改選後美中「新冷戰」情勢會有改變。圖為民主黨總統當選人拜登的支持者。(美聯社)

此次「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之所以深受台灣朝野輿論關注,甚至冒出「押寶說」,應是基於關心改選後美中「新冷戰」情勢會有改變?是否會成牽動兩岸「戰爭與和平」的分水嶺?或是成為美中兩強利益盤算下的砧板肉,任其宰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立法院游錫堃院長於11月8日表示,台灣在印太戰略的地位非常重要,台灣的安全與否,已經跟美國的國家利益有很大的重疊,所以美國為維護國家利益會重視台灣,「不管哪一黨執政,都是一樣」,並不擔心這次美國大選對台關係。

游院長所指稱的「台灣的安全與否,已經跟美國的國家利益有很大的重疊」 ,筆者認為這也是令人擔憂之處。因為這也意味著「台灣的安全,完全繫於美國對其國家利益的盤算與取捨」。

為此,台灣將付出多少代價?! 筆者試從「美國國家利益」的建構、美國外交政策風格、「美國干涉」的歷史殷鑑、台灣已成美國保護國、台灣的地緣政治與蔡英文政府的抉擇、「兩岸關係」竟成「美國利益」的玩物等六面向來認知。

202001010-立法院長游錫堃10日出席中華民國109年國慶典禮。(顏麟宇攝)
立法院游錫堃院長於11月8日表示,台灣在印太戰略的地位非常重要。(顏麟宇攝)

一、「美國國家利益」的建構

美國的外交政策有其共同的脈絡思維可循。都是以(一)、美國本土安全;(二)、美國經濟需求;(三)、美國價值衡量為「美國國家利益」的建構導向。不論是早期的「孤立主義」、「中立主義」、「門羅主義」,或是中期的「擴張主義」 、「理想主義」、「隔岸平衡」,亦或是近期的「人權外交」、「擴展民主戰略」、「重返亞洲」等等,這一切外交思想的演變,都根基於美國國家利益的考量。

二、美國外交政策風格-「總統主導」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無論在外交闡釋、關鍵目標、態度或立場皆已從「國務院主導」轉變為「總統主導」的政策風格,例如甘迺迪外交、詹森外交、尼克森外交、卡特外交、雷根外交、柯林頓外交、歐巴馬外交、川普外交。

美國川普總統被學者批評為具有傑克遜主義(Jacksonianism)的傾向,是一位以白人為中心的種族主義者。川普總統為遏止中國崛起爭霸,從經貿、科技、外交乃至軍事「全方位」向北京全面施壓,掀起以貿易戰為名,實為爭奪「世界秩序&規則」主導權的爭霸戰。

尤其在2020年7月23日國務卿蓬佩奧在已故前總統尼克森圖書館發表專題演講,把美中對抗說成是「自由世界與暴政之間的戰爭」,將對中共採取全面對抗的姿態,這實有別於1947年美國「杜魯門主義」與蘇聯的冷戰情勢,已開啟川普式「新冷戰」態勢。

川普總統在亞(印)太地區仍是延續此外交政策思維,衍生出「島鏈圍堵」軍事同盟策略,以抑制中共的崛起,盤算的都是「美國國家利益」。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輸家:美國總統川普(AP)
川普總統在亞(印)太地區仍是延續此外交政策思維,衍生出「島鏈圍堵」軍事同盟策略,以抑制中共的崛起,盤算的都是「美國國家利益」。(AP)

三、「美國干涉」的歷史殷鑑

美國的外交政策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採取「不干涉主義」,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和戰後、直至美蘇冷戰結束,即轉向致力建立世界強國和全球霸權。美國為了其國家利益,爭取全球影響力與掌控權,改採「干涉主義」,也不惜採取雙重標準,常藉由干涉他國內政製造更多附庸,以獲取美國經濟和軍事利益。也因此在國際間留下諸多值得批判的干涉紀錄:諸如從韓戰後兩韓即陷分立;越戰時不惜背棄盟友;為石油利益藉故入侵伊拉克;掀起阿拉伯之春,造成超過140萬人死亡1500多萬人淪為難民;以及黎巴嫩內戰的激化、對庫克族的利用,淡化處理親美勢力的武裝政變和屠殺等歷史殷鑑,就有學者批評,這就是「美國國家利益」的盤算!

當然,1979年美國於與中華民國斷交7小時前才由美國大使安克志半夜告知蔣經國總統並要求蔣總統保密直到正式斷交,那更是美國國國家利益盤算下的傑作!

更不要漠視在2000年時的美國柯林頓總統就以總統職權否決「台灣安全加強法」的制定之「美國國家利益」考量。

四、台灣已成美國保護國

美台斷交後,由斷交總統卡特簽署「台灣關係法」,取代先前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以規範往後的美國與台灣關係。而隨著川普政府提升中美爭霸戰從「戰略模糊」轉向「全面對抗」,列為第一島鏈地緣戰略關鍵地位的台灣,在「美國國家利益」考量下,美國分別於2018年通過台灣旅行法 、台灣保證法 、2019年通過國防授權法、2020年眾議院「中國工作小組」提出「中國工作小組法案」(China Task Force Act),通過七項挺台法案:「台灣保證法案」、「台灣防衛法案」及「要求美國務卿研擬策略協助台灣重獲世界衛生組織(WHO)觀察員身份」、「不歧視台灣法案」、「台灣獎學金法案」、「台灣公平僱用法案」以及「台灣防衛法案」等等。上述法案皆屬美國的國內法,目的就是要加重「聯台制中」的籌碼。此時的台灣彷彿已成美國國家利益下的保護國。

五、台灣的地緣政治與蔡英文政府的抉擇

對於美中兩強爭霸,國際間莫不憂心美中會掉入「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中,終須一戰。而且星星之火就能點燃全面戰爭,而這「星星之火」起源,台海兩岸就被列為最有可能引燃之點!

因為,台灣剛好就位在美國以其為「世界中心」戰略考量下的「第一島鏈」與具「圍堵核心」的關鍵地理位置上,無論從地緣政治、經濟利益與軍事戰略價值,完全符合美國川普政府「讓美國再次偉大」、「美國優先」的國家利益取捨。

偏偏這時的中共不時以「武統台灣」作為「不服從中華民族民族團結復興」的恫嚇手段,再加上「港版國安法」的威懾影響,「台灣地區民眾將被剝奪「民主自由」生活價值」 恐懼感被適時激起的推波助瀾下,經過台灣民意817萬選票洗禮獲得政權的蔡英文政府,在國際情勢與生存發展需求考量下,會抉擇倒向美國陣營即不難理解!

香港國安法:作為內蒙古人大代表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投下贊成票(AP)
作為內蒙古人大代表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港版國安法》中投下贊成票。(AP)

六、「兩岸關係」竟成「美國利益」的玩物

台灣的選邊站也是冒著中共武統台灣的風險,為此,美國對台軍售即明顯放寬。川普政府已九次對台軍售,美其名是要幫助台灣成為堅不可摧的堡壘、刺蝟島。

縱然台灣為求自保,寧成美國國家利益下的保護國。但在以「總統主導」為美國外交政策導向,是否會因總統更迭,其國家利益盤算亦「物換星移」,又從美國對待盟友的歷史殷鑑紀錄,誰能保證美國永不變心?

是故,「台灣安全」若僅是建立在與「美國國家利益」重疊的考量上,台灣真能獲得安全保證? 說穿了其實就是要台灣自陷美中爭霸博弈中,成為與對岸中共軍武競賽的前線灘頭堡、練兵場、馬前卒的風險,而且變相還要自付高額保護費向美國購買武器,這就是美國的國家利益考量,台灣要付出的代價!

生活在台灣的全體住民是否已有共識要為「台灣安全」付出並承擔多少代價?對岸的中共是否也盤算過「一再對台的文攻武嚇」,卻逼得台灣面臨生存保衛戰,無奈只能倒向美國成為其保護國甚至為附庸國,這要付出多少代價? 而兩岸付出這些代價,值得嗎?!

*作者為中山大學亞太所法律組博士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