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我們談司改、稅改,背後是公平正義的問題!

2017-08-14 05:30

? 人氣

古今中外為了稅收起革命的比比皆是;英國的「茶稅案」終於導致1775年4月的美國獨立戰爭。而發生於2011年初的北非突尼西亞反政府示威導致政權倒台的事件「茉莉花革命」。(資料照,美聯社)

古今中外為了稅收起革命的比比皆是;英國的「茶稅案」終於導致1775年4月的美國獨立戰爭。而發生於2011年初的北非突尼西亞反政府示威導致政權倒台的事件「茉莉花革命」。(資料照,美聯社)

評論家胡忠信說:「宗教的進場跟替壓迫者抗稅是有很大的關係,今年10月31號是馬丁路德宗教改革500週年,他面對教皇的赦罪券,用現在的話說是抗稅,教皇是變向加稅,用赦罪券來加稅,他抗稅,背後是公平正義,所以我們談司改、稅改,背後是公平正義的問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古今中外為了稅收起革命的比比皆是;英國的「茶稅案」終於導致1775年4月的美國獨立戰爭。而發生於2011年初的北非突尼西亞反政府示威導致政權倒台的事件「茉莉花革命」。這件事看來好像與稅收不相關,其實,乃因軍人或警察為了收取「地下稅」所引起的一樁小事,足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得不謹慎,小心處理稅務問題。以下筆者從一些網路擇取一些抗稅的歷史事件,如下:

一、馬赫迪•穆罕默德(Mahdi Mulammad,1844~1885,蘇丹馬赫迪起義領袖)。原名穆罕默德•艾哈邁德(Muhammad Ahmad)。1881年稱馬赫迪( 伊斯蘭教的救世主 ),號召均貧富,反壓迫,反對英、埃(及)統治,領導人民起義。艾哈邁德在傳教活動中,耳聞目睹廣大農牧民和手工業者因官府和教會的苛捐雜稅,橫徵暴斂,被搜刮得一無所有,不少人家落荒逃難、賣兒鬻女;而在喀土穆等城鎮裡的歐洲人和本地富商,以及一小撮封建官吏和宗教權貴,卻過著花天酒地的寄生生活。這種鮮明的對照激起艾哈邁德的忿憤不平,堅定了他改革這個充滿劣政惡習的世道,剷除人間不公平現象的決心。他在宣講伊斯蘭教的原始教義時,有意識地賦予現實內容,把他所見所聞的外國剝削者、富豪和權貴貪婪殘暴、欺壓百姓的惡行一一加以揭露。在針砭時弊的同時,他大力宣傳原始伊斯蘭教義的平等原則,主張「把古蘭經和先知的聖訓作為社會的指導原則」。 這個主張的提出顯然是針對任意解釋古蘭經,來為自己的反動統治辯護的統治階級。在起義宣言中,他譴責赫底威專制政府對百姓的殘酷剝削和壓迫,號召廣大農牧民和手工業者抗捐抗稅,號召各個社會階層參加起義,推翻「叛教」的專制政府。宣言中宣布,要在世上建立「普遍平等、處處公正的美好社會」。艾哈邁德還提出了一個響亮的口號:「寧拼千條命,不繳一文稅」。

二、舊約時代末期,在聖地已有徵收入口稅的情形(厄上四20;七24),到了羅馬時代,則有了專門的組織機構,為羅馬人服務,徵收稅賦,歸入帝國國庫。這批服務的稅吏有權從中提取一部分留歸自用,但聚少成多,許多稅吏因此致富。由於稅吏本身都是猶太人(路十九9),有些竟為外邦人所驅使,幫助他們壓迫自己的同胞,更增加猶太人心理上對他們的痛恨,因此當時一般人都輕視稅吏,認為他們是下流無恥的小人。

耶路薩冷的聖殿山。(美聯社)
羅馬時代,則有了專門的組織機構,為羅馬人服務,徵收稅賦,歸入帝國國庫。這批服務的稅吏有權從中提取一部分留歸自用,但聚少成多,許多稅吏因此致富。(資料照,美聯社)

三、美國作家梭羅 (1817 – 1862):「如果今年有一千人不交稅,那不是暴力、血腥的舉措;但是若交稅則不然,那是使政府得以施暴,讓無辜者流血。」

四、馬丁•路德(德語:Martin Luther,1483年11月10日-1546年2月18日)德國基督教神學家,宗教改革運動的主要發起人,基督教新教信義宗教會(即路德宗)的開創者。出售贖罪券的做法大概在十一世紀十字軍的時候開始出現,讓信徒能以金錢的捐獻贖買將來在煉獄的苦刑,還可以給已經死去的人代購贖罪券。一句俗語說「銀幣叮噹落進箱底,靈魂雀躍跳出煉獄」。贖罪券的理論是認為耶穌和聖徒有多餘的功德,教會有權利釋放給其他信徒,為他們代贖那些非永恆的罪罰。煉獄是不完全的信徒死後暫居的地方,接受暫時的懲罰,煉淨以後才得上天堂。贖罪券在那個時代成為教廷的重要經濟來源。他在1518年寫的關於九十五條的闡釋,進一步發展了他的思想,認為聖徒是沒有多餘的功德的,因為他們所行的都是應該的,而耶穌的功德也不能通過贖罪券來得到。

*作者為退休人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