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發生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股災,流傳很多商人自殺的故事,卻不是自殺率最高的一年?《故事經濟學》書摘(3)

2020-10-07 04:50

? 人氣

前文圖16.1中的1987年崩盤敘事流行,看起來遠比1929年那一次盛大。1987年那一波流行,很大程度上借助了人們對1929年的記憶。1987年也有人將一些自殺事件歸咎於股市崩盤,但這些故事看來沒有形成長期記憶,因為它們沒有形成一個有力的敘事,而1987年之後也沒有出現增強敘事的經濟蕭條故事。1987年時美國的保證金要求為50%,1929年時則沒有這種規定;這意味著在美國,因為1987年股市崩盤而破產的人,比因為1929年股市崩盤而破產的人少得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股市崩盤敘事當前的意義

雖然1929年股市崩盤已經過去很久了,1930年代的時代精神如今也已大致消逝,但美國可能再度發生股市崩盤的感覺仍揮之不去。這個繼續流傳的經濟敘事是1929年留下的持久遺產,很可能會放大榮景期結束時的股市和信心跌幅。此外,任何人只要意識到有些人會以這個敘事作為思考框架,他們就可能預期其他人將展現這種放大股市和信心跌幅的反應。

我在2019年撰寫本章時,股市崩盤敘事不具感染力,但它仍是大眾思想的一部分,可能會因為敘事突變或經濟環境改變而重新流行起來。

政策制定者或許可以從房地產泡沫敘事和股市崩盤敘事中吸取以下教訓:經濟逼近轉折點時,放眼新聞標題和統計數據以外的事物,加以分析,或許能得到真正的價值。我們不應忽略這種可能:某些故事有所突變之後重新流行起來,可能在我們的生活中產生重要的影響。過去的故事和傳說是下一次榮景或崩盤的劇本。

*本文選自天下雜誌出版的《故事經濟學》,作者席勒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行為金融學創始人、斯凱-席勒指數共創者。他將流行病學應用在經濟學研究,從豐富的資料找出藏在市場結構中變動劇烈的非理性因素,發現百年來的重大經濟事件都與當時主導輿論的流行敘事有密切關係。瘋傳的故事像病毒一樣快速擴散,左右選擇和決策:花錢或儲蓄、招聘或裁員、買入或賣出、如何投資、投入哪種工作,最終驅動了經濟和政治的進程。

20200924-《故事經濟學》立體書封。(天下雜誌)
20200924-《故事經濟學》立體書封。(天下雜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