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驥觀點:2020下半年新冠疫情與國際政經情勢之蠡測

2020-09-05 06:20

? 人氣

俄羅斯宣布研發出第一支新冠肺炎疫苗,卻沒有拿出試驗數據。(AP)

俄羅斯宣布研發出第一支新冠肺炎疫苗,卻沒有拿出試驗數據。(AP)

今(2020)年上半年的新冠疫情,於8月底止,全球有超過2,500萬的確診案例發生,也已造成超過80萬人的死亡,其中,美國的死亡人數高達18.7萬人,占全球死亡人數的百分之22。換言之,全球死亡人數,每五人中,就有一人是美國人,身為全球超級強國來說,真是情何以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展望今年下半年,新冠疫情仍是困擾各國經濟是否能復甦的最大因素,而各國的防疫專家們都在擔心,下半年疫情是否會因南北半球的交义感染及北半球天氣變冷,加以病毒的變異而更加嚴重。為此,台灣雖防疫有成,但下半年的發展,仍不可掉以輕心。2020年8月25日《中國時報》以「疫情低谷就快結束 蘇益仁示警:台灣備戰只剩30天」為題報導:「但(台灣)10月起進入流感季,要同時面對流感和新冠病毒的威脅,屆時將面臨檢疫、快篩等問題,我們是否已備妥疫苗?萬一民眾搶打疫苗引起恐慌怎麼辦?這才是大家應更關心的防疫重點。」

上述報導中述及的疫苗,不論是美、英、俄、印度、中國及台灣等,大家都在全力開發,其中,中國大陸的疫苗已進入第三期臨床實驗,是進展比較快速的(俄羅斯的疫苗已上市,但並未進行第三期臨床實驗)。而另據《康健》雜誌報導:「國產新冠疫苗拚8月人體實驗 明春施打有望 1張圖看懂台灣進度」為題報導。為此,今年下半年的台灣及國際間的「重頭戲」應是疫苗是否能順利地推出與疫情可能惡化後的國際政經情勢。

現今,若在疫情可能惡化的情勢下,經驗證後上市的疫苗絕對是最搶手的「戰略物資」,即使是功能相若的疫苗,它的價格可能迥異,以西方為主的市場經濟國家所生產的疫苗,它的價格會因股價的上漲而隨之上漲,若每劑疫苗售價高達千元美元時,恐怕只有OECD高所得國家或是鐵桿盟友國家才能優先取得,也才能買得起、用得起。其他開發中國家恐怕「一年半載」地也用不起,拿不到在求救無門下,這將如何是好?

依目前(8月30日)新冠肺炎的最新統計,累積確診病例排名前五大的國家分別為美國(逾613萬例),巴西(逾384萬例),印度(逾353萬例),俄羅斯(逾98萬例)及南非(逾63萬例)。而若與7月初的病例數對比,最讓人擔心的是印度,因為自7月3日至8月30日這段期間,印度的病例數增加了5.44倍,美國、巴西則是增加了2倍多一點。故若依此倍增的速度來看,約在10月中左右,印度很可能會躍居世界新冠病例排行榜的第一名,其他如中南美的巴西、非洲的南非,也極可能擠進排行榜的前幾名。

在上述疫苗與疫情種種可能情況下,它必然會在今年年底前,對國際政經情勢產生深遠及廣泛的影響。

美國總統川普。(美聯社)
新冠疫情勢必美國大選的選情。圖為美國總統川普。(美聯社)

首先,對美國而言,若是在年底前新冠肺炎的病情加劇,很可能不利於川普的選情,若此,除了甩鍋中國,危及台海的安全外,通訊投票可能出現的爭議,也很可能會造成美國民主與政治的不利與不安。

此外,由於美國的疫苗是由美國私人藥廠生產,股票也會因此狂飆,其他國家(包括台灣?)很可能望「疫苗」而不能解燃眉之急。相對的,若是中國大陸的疫苗也通過了國際第三期的人體實驗,惟其智財權為國有,而其生產是由國家統籌為之,且成為國家的戰略物資時,此時,低價且經認證的疫苗,它必然成為國際間的搶手貨,若此,不但會對「東西陣營」造成分化、同時也會對國際政治造成深遠影響。

具體而言,即使是以美國為首的五眼聯盟國家,在一時也無法取得美國疫苗的情形下,是否有可能轉向中國取得?而其代價又是如何?是無限期的閉關等待,或是談好條件,取得疫苗?此外,就其他開發中國家如菲律賓、南非、巴西、東南亞等國家而言,她們從中國大陸取得低價疫苗(約3百元人民幣?)的可能性,當遠較自美國或是英國等歐美國家取得為大,在需疫苗施打的未來數年期間內,它又將如何地改變東西陣營、一帶一路國家乃至中東世界的國際政治與經濟關係,應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重點。

再以上述印度為例,若在疫情加劇的情況下,美國或西方世界用得起的平價疫苗無法順利取得,且若印度自己無法順利生產合格疫苗時,在極端的情形下,若中國大陸成為其唯一可行的大量疫苗來源國時,則它是否有可能「改變」中國與印度間緊張的軍事對峙關係,或也值得預作兵棋推演。

最後,就台灣而言,我們當然希望台灣在疫苗的發展上,能順利地完成第三期的人體實驗,也能成為台灣之光,若它能如「口罩國家隊」般,成為台灣自救及救人的仙丹一定是最好、最棒的結果,這也應是我國政府大力推動的「5+2」產業中,有關「生醫產業」發展中,可以檢視的最重要指標。

然若,萬一,這個期程不如預期順利時,則在疫情的壓力下,我們是否要引進中國大陸疫苗,對現今政府來說,將一定會是個頭痛問題:是無論如何硬頸地「不食嗟來之食」呢?或是以國人生命及國內醫療體系可負荷的上限為重點考量,這個問題,國安單位或許也應「超前部署」般地早做些沙盤推演才好。

*作者為國立中央大學終身榮譽教授,APIAA 院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