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策專欄:撒哈拉沙漠降雪,干我什麼事?

2017-07-10 06:30

? 人氣

2017年7月7日,20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在德國漢堡登場,抗議民眾要求正視氣侯變遷議題(AP)

2017年7月7日,20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在德國漢堡登場,抗議民眾要求正視氣侯變遷議題(AP)

G20漢堡高峰會剛結束,原本各國想要在會中對川普吐嘈(為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的場面並未出現。這一方面是國際現實使然,但「全球暖化」尚非定論也是重要因素。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地球平均溫度升高是事實,不論是最近數十年的觀察數據,乃至上千年的「科學」論據。後者的科學基礎包括數目年輪推斷(數十、百年),以及格陵蘭冰芯分析(可遠達10萬年)。可是所有的科學數據,卻被導引到2個完全相法的推論:之一是地球將持續暖化,如果人類不能克制碳排放,將加速人類的毀滅;另一卻是,人類燃燒石化燃料所排放的細塵,將會遮擋大量陽光,地球平均溫度將下降6℃,其結果會「使得冰河時期提早到來」。兩種理論其實是殊途同歸:都導向「人類應該節制碳排放」,但因為「殊途」,就被反對節制碳排放人士(如川普)引導為「全球暖化是假議題」。

如此無結果的辯論,使得美國前總統小布希顯得圓滑而睿智,他的幕僚建議他用「氣候變遷」代替「全球暖化」。

全球氣候變遷造成的劇烈氣象,莫過於今年一月撒哈拉沙漠居然下雪了,而且厚度達1米!這場雪降在撒哈拉沙漠北緣的阿爾及利亞。而撒哈拉沙漠南緣的「薩赫爾帶」(撒哈拉沙漠和非洲中部草原之間)最近幾年也「變得濕潤很多」。

薩赫爾帶示意圖。(維基百科)
薩赫爾帶示意圖。(維基百科)

此外,在撒哈拉沙漠的東部(蘇丹北部),植物相開始出現變化:一些新的樹種如金合歡屬植物正越來越多。原先它們還只是孤零零的小灌木,現在長成了大的樹叢。當地游牧民告訴一位德國氣象學者:他們從未見過如此多的草地,「過去那兒連個蠍子都沒有,草也不見個影兒」、「」現在,人們讓駱駝在成百上千個以前從未變綠的地方吃草。飛鳥、鴕鳥、瞪羚都回來了,甚至出現了兩棲動物。」

OK,沙漠變綠了,這對地球或人類來說,應該是好消息,是嗎?科學家卻認為「恰恰相反」。因為,沙漠變綠的過程絕對不是「和平」的,平均雨量逐年增加的圖表看起來會是平滑曲線,但是現場將是猛烈出現的狂降雨,和隨之出現的大洪水。同時,假設整個地球的年降雨量是常數,那麼,撒哈拉沙漠逐年增加的降雨量,意味著其他地區逐年減少的降雨量。

眼前情形看來,最顯著的「雨量穩定逐年減少」的地區,正是中國的內蒙地區,這,就跟台灣有關係了。

中華文化號稱5000年,這5000年的氣候,據中國氣象研究人員的說法,有「逐漸變冷變乾的趨勢」。而氣候變化對歷史發展的影響如何呢?研究人員歸納出一個結論:過去2000多年的氣候冷暖變遷,與中國歷史上一些朝代的興衰更迭存在對應關係,大多數朝代的崩解,都是發生在氣候變冷的低溫區間。明確點說,秦朝、三國、唐朝、宋朝(北宋和南宋)、元朝、明朝和清朝的滅亡年代,都是處於過去2485年來平均溫度以下或極其寒冷的時期。

以此推論,前述「碳排放後果」的2種推論,對正崛起的中國就會產生不同影響:氣溫若持續暖化,則中國會繼續茁壯;平均氣溫若急速下降,則中國的盛世將趨向崩解。

問題來了,中國影響台灣太大,中國是繼續成長茁壯對台灣比較好?還是中國崩解對台灣比較好?這個問題如果拿來做開放答案的民調,說法會有千百種,而且都會受到統獨思考的牽引。

我們只能認識清楚:全球氣候變遷避將帶來劇烈天候,除了直接影響台灣的劇烈天候之外,當它影響鄰近國家時,我們也會見接受到影響,而且影響會滿大的。

*作者為專欄作家。更多好文請看〈公孫策說不測風雲〉臉書紛絲專頁。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哲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