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川蔡通話到衛生部長訪台 回顧川普總統任內的美台關係大事

2020-08-18 07:00

? 人氣

2019年5月:台灣將美國在台協會的對等單位「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更名為「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正式納入台灣的名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國在台協會是1979年美國按照《台灣關係法》設立的機構,其台北辦事處實質辦理美國大使館的館務工作。

2019年7月:台灣總統蔡英文出訪加勒比海邦交國,往返途中分別過境美國紐約和丹佛,在紐約和台灣邦交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會面,並在哥倫比亞大學演講。

此次蔡英文過境美國兩個城市,分別停留兩天,一共四天的過境行程,有別於以往總統過境美國停留不超過24小時的匆忙行程,被視為是外交突破,引起各方關注。

台灣
賴清德訪問美國首都華盛頓被台灣媒體形容是台美關係的「重大突破」。

2020年2月:台灣準副總統賴清德訪問美國首都華盛頓,這是首次台灣副總統級別政治人物進入華府,也是台美斷交40年後層級最高的台灣官員訪問華府,被台灣媒體形容是台美關係的「重大突破」。

賴清德在華府期間與長期友台的共和黨籍參議員盧比歐會面,並與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見面交流,進入白宮國家安全會議會見官員,之後出席華府一年一度的國家祈禱早餐會,與總統川普及副總統彭斯同場。

2020年3月:簡稱為《台北法》的《2019年台灣友邦國際保護暨強化倡議法案》經參眾兩院通過後,由川普簽署生效,法案要求美國行政部門協助台灣鞏固邦交、參與國際組織以及增強美台雙邊經貿關係。

該法共同提案人共和黨籍參議員賈德納(Cory Gardner)及民主黨參議員庫恩斯(Chris Coons)在法案生效後發佈聲明稱,美國應盡全力支持台灣在國際舞台的地位,也對各國傳達一個強烈的訊息,就是支持中國大陸破壞台灣必須承擔後果。

台灣政府對此表示誠摯感謝,中國官方則多次向美國表達對「台北法案」的不滿。中國外交部及國台辦都對該法案公開批評,反對美國以任何形式干涉中國內政、破壞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

蓬佩奧的講話被外界視作是開啟新一場冷戰的新鐵幕演講(Credit: Getty Images)
龐畢歐的講話被外界視作是開啟新一場冷戰的新鐵幕演講。

2020年7月:美國國務卿龐畢歐在尼克松總統圖書館發表《共產中國與自由世界的未來》演講,呼籲世界各國與中國人民「改變中國共產黨的行為」。

龐畢歐在演說中提到,「我們將台灣友人邊緣化,而台灣後來發展成蓬勃的民主。我們給了中共和它的政權特別經濟待遇,卻只見中共要求西方企業對它侵害人權一事保持緘默,做為進入中國的代價。」

龐畢歐的講話直接劍指中國共產黨,被外界視作是開啟新一場冷戰的鐵幕演講。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接受中國官媒新華社的專訪,對龐畢歐被稱為冷戰「新鐵幕」的對華政策演說發表正式回應。

該回應在龐畢歐演說後兩星期才發出,且用詞和緩,與此前被稱為「戰狼外交」的強硬風格有所不同。分析人士認為,此次講話體現了中方對美國的基本立場不變,但暫時採取「軟化態度」。

美國衛生部長阿扎爾訪問台灣
美國衛生部長艾薩訪問台灣。

2020年8月:美國衛生部長艾薩訪問台灣,1979年以來訪問台灣最高級別的美國政府官員,也是美國通過《台灣旅行法》之後,第一位訪問台灣的美國部長級官員。

艾薩和台灣總統蔡英文會面,並表示他帶來美國總統川普給予台灣的友誼和強力支持,並與台灣交流防疫成果。

艾薩還和台灣衛福部簽署「美台衛生合作備忘錄」,合作內容包含醫療衛生物資和技術合作等等,這是台美斷交後首次簽署的醫衛合作正式文件。

針對艾薩的訪台,中國表示堅決反對美台的官方往來。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警告,華盛頓與台北密切接觸的企圖「將以失敗而告終」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