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挺生觀點:德國參謀本部的前世今生(六)

2020-07-26 07:10

? 人氣

希里芬被任命為參謀本部第三處處長,主管情報;不久後又接下年度參謀現調訓練負責人的任務。面對國際環境與技術條件的變化,瓦德西雖然無法馬上改變正式的戰爭計畫,但他構思了許多可能的選項,而參謀現調就是測試這些新概念的最佳工具,希里芬的重要性不容置疑。現調的方式並未改變太多,但加入了下達鐵路運輸命令的科目。戰爭部也派人參加兩邊隊伍,在補給問題上與參謀共同討論。從戰略角度而言,鐵路的運用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演習開始宣布的一般條件常常包括:雙方兵力相等,鐵路條件相等。這代表鐵路與使用兵力大小同等重要。對當時主流的「守勢—攻勢」作戰概念而言,鐵路的運用是不可或缺的。德軍一般會等候敵人先發動攻勢,然後再攻擊敵人脆弱之處,而鐵路提供了反守為攻行動的可能性。在瓦德西之下,希里芬獲得實際主持這些參謀業務的經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希里芬時代的挑戰

1891年2月,希里芬接任參謀總長。他管理參謀本部的個人風格,是新教徒倫理與騎兵團文化的結合:工作至上、謹慎規劃時間、關注細節、對每一個成員的關心。受到瓦德西失勢的影響,希里芬刻意與政治保持距離,希望至少能保護參謀本部不被政治干擾。但當國際政治情況不明朗時,他則會拜訪霍爾斯坦(Friedrich von Holstein)尋求指點。霍爾斯坦是普魯士軍官之子,年輕時與希里芬在柏林結識,一生奉獻於德國外交事業,並在俾斯麥下台後主導德國外交政策。國際關係理論中的守勢現實主義學派,將希里芬評價為完全不懂國際政治的軍國主義者,是與事實不合的臆測。

雖然帝國陸軍高層中仍有相當高比例的貴族,希里芬本人也符合這個階級的條件;但在戰爭部,除了騎兵部門仍由貴族擔任主管外,步兵、砲兵、與技術部門都由中產階級出身的軍官負責。參謀本部在1900年時,有63 %的成員出身貴族;到了1914年,這個比例降到40 %。在這兩個機構中,許多需要真正有能力者來完成的重要業務,都已由中產階級軍官主管。參謀本部因此獲得「真才實學者」匯聚之地的聲譽,也培育出如魯登道夫(Erich Ludendorff)、霍夫曼(Max Hoffmann)、庫爾(Hermann Kuhl)、格勒納(Wilhelm Groener)等在一戰中表現卓越的非貴族出身將領。希里芬強調,必須讓軍官團中最優秀的頭腦進入參謀本部,而非靠家世背景的庸才。

與此同時,德國的內外政治環境也經歷了大幅變動。第二帝國的多元專制政體,是以少數特權族群控制內政、外交、與立法為特色。自1888年起,政治過程從集體決策的集權制轉向個人獨裁的集權制;到1897年時,威廉二世已掌握了所有權力,帝國議會箝制行政權的能力也被大幅削弱。1872年11月宣布為帝國國旗的黑白紅三色旗,直到1897年3月,才由威廉二世下令成為所有帝國部隊共同的旗幟。俾斯麥的下台帶來立即而明顯的外交政策轉向。幾週之內,德國便拋棄了《德俄再保條約》(Reinsurance Treaty);18個月內,就導致40年來首次出現的法俄同盟關係;接下來的15年內,又疏遠了英國而促成三國協約(Triple Entente)的發生。後果是相當嚴重的:對老毛奇與瓦德西而言只是夢魘的兩面作戰,已成為希里芬必須同時對抗三個強敵的現實。七年戰爭(1756-1763年)時的軍事包圍又回來了。

對於歐陸強權而言,英國的存在一直是個棘手的問題。幾百年來,英國就奉行一項外交原則:無所不用其極地阻止單一強權主宰歐陸。西班牙強盛就打西班牙,法國竄起就打法國,哈布斯堡王朝擴張就打奧地利,因為若放任歐洲出現大一統,英國就要面對入侵的危險。德皇威廉二世的母親是維多利亞皇后的女兒,英、德兩個皇室其實是近親,但關係愈近摩擦愈多,加上威廉二世桀驁不馴的性格,兩國發生衝突似乎難以避免。十九世紀後半是殖民主義猖獗的時代,與英、法、西、俄等國相比,德國起步甚晚,甚至比利時的殖民地都遠大於德國所有。在世界幾乎已被西歐列強瓜分殆盡時,德國不平地要求「能在陽光之下擁有一席之地」,而達成這個目標的唯一手段,就是建造一支強大的艦隊。這就更加重英國這個海上霸權的戒心。發展海軍不只改變國際政治版圖,所需的龐大經費不可避免地排擠其他支出,帝國陸軍首當其衝,在1899到1912年間的預算停滯不前。雖然還沒有戰爭,但希里芬的壓力絕對不輕。

英國皇家海軍大艦隊(資料照,取自Wikimedia Commons)
英國皇家海軍大艦隊(資料照,取自Wikimedia Commons)

*作者為加拿大魁北克大學蒙特婁分校政治系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