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挺生觀點:德國參謀本部的前世今生(六)

2020-07-26 07:10

? 人氣

參謀本部開始直接與帝國議會以及大企業打交道。有限戰爭、貴族主導軍隊的時代已結束,代之以全民戰爭、中產階級與貴族在軍隊中共事的專業分工。這個變化與威廉二世重塑德國社會階級結構的企圖重合:集中人民的所有力量(全民皆兵)打造中歐強權,伴隨著強烈的反俄外交政策;抗拒社會民主黨擴張,賦予工人新的權力,並以新的服從模式將之整合到君主制國家中。1890年3月,威廉二世以卡普里維(Leo von Caprivi)取代開國功臣俾斯麥,擔任帝國總理。卡普里維出身普魯士陸軍,他與改革派一樣,都希望建立一支人民的軍隊。雖然背後不見得有政治社會的考量,但他堅信現代戰爭中,軍隊素質在初期最重要,一旦戰事延長,兵力的數量就具有支配性的地位。在1893年7月的《國家防衛法》中,他一次性地增加了從1871年以來歷次擴軍的總兵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德國總理卡普里維(資料照,取自Wikimedia Commons)
德國總理卡普里維(資料照,取自Wikimedia Commons)

瓦德西改革參謀本部

瓦德西接任時,陸軍正經歷兩項重要的技術變遷。首先是準則(doctrine)上的變革:新的步兵教範於1888年9月頒佈。在這部教範中,過去的標準攻擊命令以任務型命令(Auftragstaktik)代替,授與給對戰場狀況最清楚的指揮官更多決策空間。任務型指揮管制必須以統一的教育訓練與制式的反應之可靠性為基礎,否則就會成為各行其是、無法預測的指揮混亂。從老毛奇在1860年代統一戰爭時權宜性的妥協作法,經過數十年對軍隊教育訓練的加強,最終成為制式的訓練典範,今日美軍依舊奉之為圭臬。

其次是1889年no. 88新式火砲的換裝。口徑為79公釐,使用無煙火藥,在2,100公尺內可維持很高的精準度。砲兵火力增大與師、旅級指揮官行動彈性的增加,使演習訓練場地也需要擴大。從1888到1914年,全新的大型演習場地陸續建成,每個野戰軍都有一個專屬的場地,其中的13個位於邊境地區。

1889年3月瓦德西進行參謀本部的重組。最高層級的參謀總長辦公室與本部中央處加以擴充。第二層的副參謀總長增為3名,官階為中將,配有副官,最資深者在瓦德西不在時代理總長職務。第一副參謀總長分管鐵路與動員部門,第二副參謀總長分管軍事教育與要塞,第三副參謀總長負責情報。第三層為6名處長,官階上校,其下再設19名科長,官階中校或少校。地圖測繪處與軍事史處都大幅擴充員額。原本依照地理位置安排專責單位的慣例,已由專業技術分工原則取代。同年9月,瓦德西在3位副參謀總長之上,再增設一級職位給希里芬,不分管業務,直接對瓦德西負責。因為瓦德西對參謀本部與其他帝國官僚組織的關係親力親為,因此讓希里芬主管本部內部業務。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