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海麟觀點:中港間對「國安法」的落差與矛盾

2020-07-11 07:00

? 人氣

香港反送中抗爭一週年:2019年10月1日,防暴警察上街掃蕩堵路的示威者。(AP)
從2003年七月一日的大規模遊行示威發展到去年六月以來的香港街頭混亂,已充分表明「一國兩制」在香港的落實出現了一些新問題。(資料照,AP)

二、中、港雙方出現觀念上的嚴重落差

從2003年「七一」大規模遊行示威起,香港特區政府便開始出現某種程度的管治危機,雖然這種管治危機並不像外國反華勢力和媒體渲染的所謂「一國兩制」在香港落實失敗,但也不能不承認出現了一些比較嚴重的也即是深層次的問題。然而,問題出在那裡呢?據筆者的觀察,主要出現在兩個方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 中央對「主權」概念的理解與國際社會(主要是美英等西方國家)和香港主流(包括泛民主派)民意出現嚴重的落差。換言之,中央政府是用「獨立與屬地屬人權威是主權國家的根本屬性「這一「民族國家」形成時期的「主權」觀念(即「主權高於人權」)來主導特區政府管治香港。這種「主權」觀念本身就與香港社會流行和媒體長期宣傳的「人權高於主權」的觀念存在落差,此其一也。

(二) 中央政府的價值觀念與香港社會和媒體長期宣傳的核心價值觀念(包括對自由、民主、法治、人權等普世價值的訴求)出現巨大的落差,這種價值觀念的落差是由「主權「觀念的落差引伸出來的。此其二也。

由於中、港之間存在著以上兩項觀念上的落差,所以「一國兩制」在香港的落實過程中便會出現許多問題和爭執,加上外國勢力搧風點火,使香港社會的矛盾越來越複雜化。

這種矛盾和衝突由於長時期得不到有效的疏導,加上經濟的崎型發展和政策上的嚴重失誤(主要是「港人治港」後來變成「富人治港」),致使香港社會的財富高度集中在極少數的權貴資產階級手中,廣大的香港市民特別是年輕世代並沒有從主權回歸中獲益,工資增長的幾近停滯和房價的突飛猛漲產生的落差和壓力,使他們產生一種從未有過的失落感,對未來感到傍惶與迷茫。特別是年輕的土生土長的香港新世代,由於對祖國大陸的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過程及其價值觀缺乏瞭解,對「一國兩制」的制度設計和法理基礎缺乏認識,於是將這些壓力、失落、傍惶、迷茫誤認為是由主權回歸祖國、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所造成的。

香港反送中抗爭一週年:2019年10月1日,中國歡度70周年國慶當天,香港人在雨中走上街頭(AP)
中、港之間存在著觀念上的落差,所以「一國兩制」在香港的落實過程中便會出現許多問題和爭執,加上外國勢力搧風點火,使香港社會的矛盾越來越複雜化。(資料照,AP)

三、落實「一國兩制」必須解決「殖民化」與「中國化」的矛盾

香港雖然回歸已整整23年了,但是,本地年輕一代尤其是知識精英至今還缺乏對中國文化和價值觀的認同,這也是導致近年來大大小小接連不斷的示威抗議活動的原因。這些示威抗議活動背後又隱藏著香港社會的一個深層次的矛盾,即「殖民化「與「中國化」這兩種價值觀或曰兩套價值系統的衝突。

目前香港社會的政府政治架構和公務員系統仍然以「殖民化」的價值評判為準繩,公務員的升遷、教職員工的考核乃至大中小學教科書的內容皆是以「殖民化」的價值作為評判標準,這種價值取向上的崇尚「殖民化」和「去中國化」,其結果必然導致年輕一代缺乏對中國文化和價值觀的瞭解和認同,甚至產生抵觸和排拒。這種文化和價值上的矛盾和抵觸情緒隨時都有可能爆發為一種行動,甚至變為一種反政府和對中央的消極抗爭。

如果任由香港社會長期陷入混亂和不穩定,其結果必然導致香港公務員和政府系統的管治效力越來越低,社會越來越缺乏競爭力和日趨沉淪。「殖民化」與「中國化」這一深層次矛盾如得不到有效解決,可以預言,香港社會將會長期陷入內耗並日漸沉淪。至於香港社會深層次矛盾要獲得有效解決,除堅持貫徹落實「一國兩制」這一大政方針外,以「中國化」去「殖民化」、加強對年輕一代的中國文化薰陶和愛國主義教育恐怕應該作為長期努力的方向。

*作者為香港亞太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