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維德觀點:貿易戰未停金融戰來襲─滙豐淪為大國角力人質

2020-07-09 05:50

? 人氣

這項發展中有兩件事值得注意。首先,它可以防止美國在新的金融戰中發動最後大絕招:制裁那些想使用美國支付網路的中國銀行。美國2019年就在一起涉及制裁北韓的案件中,以拒絕提供相關文件為由裁定3家中資銀行藐視法庭,而且美國還能藉此做出進一步行動,因此中國想控制可能的損害範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此外,特林指出,DCEP將會變成在香港交易的點心債代替品。中國對香港的行為不僅可能違反它之前建立的國際形象,同時也是將人民幣推向國際的另一種方法。這對香港而言最大的風險可能不是壓迫,而是被其他中國城市複製既有的優勢,而失去未來的機會。

2020年7月,香港警方強力鎮壓反對「港版國安法」運動,街頭仍可見支持反送中的海報(AP)
中國對香港的行為不僅可能違反它之前建立的國際形象,同時也是將人民幣推向國際的另一種方法,對香港來說,最大的風險是被被其他中國城市複製既有的優勢,而失去未來的機會。(資料照,AP)

開放金融業 才能證明中國「釋出善意」

因此,美中雙方都在站穩腳跟,為「金融戰」做好準備。除非中國限制港版《國安法》的適用範圍,否則中國的金融業將無法與世界接軌。美國則有另一個沒那麼急迫的問題:它必須明訂出客戶的隱私權範圍;目前還沒有其他國家對美國的長臂管轄做出回應,因此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美國都無法直接知道自己是不是踩過了線。

滙豐事件反映香港業務以及整個中國國際股市所面臨的挑戰。滙豐之前甚至做過更爭議的行為,它在2019年11月關閉了抗爭協力者星火同盟的帳戶,結果讓抗爭者憤而對銀行門口的獅子像(同時也出現在某些港幣上)潑紅漆。雖然滙豐在中共成立之前就已經在中國做生意,但如果連這家銀行都不能順利在中國發展,中國金融業的開放就更不樂觀。而開放金融業,正是中國在貿易戰談判中聲稱自己釋出善意的證明之一。

如果光看中期,中資企業撤出美國股市之後可能轉入香港,使香港因此獲益。但長期說來,只要中國繼續認為資訊控管比開放資本市場更重要,就很難看出香港能貢獻出怎樣的獨特價值。

*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特聘外籍研究員;譯者為劉維人。探索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台灣銀行家》雜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