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30歲的考生、低到4.8%的錄取率 文革「失落一代」40年前與中國高考的重逢

2017-06-07 21:10

? 人氣

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甘福保已經30歲,他仍興奮報考,還保留准考證40年。(新華社)

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甘福保已經30歲,他仍興奮報考,還保留准考證40年。(新華社)

2017年中國高考7日開跑,超過940萬名考生上場,至今仍是全球最大規模的考試之一,今年適逢文化大革命後恢復高考40周年,曾因文革中斷學業、又在高考後重回校園的整整一代人,如今已成為中國社會的中堅分子,看到全國社會對學子的祝福,也感嘆起因考試而改變的命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共建國後於1952年建立統一高考制度,卻在1966年遇上了文化大革命,1966至1969年,中國所有大專院校停止招生,教師、學生都被下放勞改,數千萬青年「上山下鄉」成為工人或農民,高等教育被破壞殆盡。

「四人幫」倒台後,在鄧小平積極推動之下,中國終於在1977年恢復中斷十年的大學高考,作為走向國際的改革開放第一步。新華社報導,其中畢業於1966-68年的高中生當時已超過30歲,有的甚至已成家立業,政府下令特別放寬限制,被暱稱為「老三屆」。

中國迎來一年一度的高考,940萬考生赴考。(新華社)
中國迎來一年一度的高考,940萬考生赴考。(新華社)

身為「老三屆」的朱欖葉就回憶道,1968年,年僅18歲的他從和十幾位同學去了位於黑龍江省的軍墾農場。「每天勞動的地方,離中蘇邊境只有十幾公里。」這一去就是8年,1976年底,朱欖業才回到上海,又被發配到電器廠當工人,但隔年恢復高考為朱欖葉打開了命運之門,現在的他,已是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教授。

另一名航空技士趙建國也分享,1977年20歲的他,還在北京附近的鎮上負責養豬,但他決定給自己一個機會踏入考場,之後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錄取,成為技士。

不過,由於耽誤10年想重回校園的人太多,1977年和1978年兩屆考生近1160萬人,第一年錄取率只有4.8%,接下來3年也都沒超過6%。即使進入80年代,錄取率也維持在11%上下,競爭異常激烈,被稱為真正的「菁英教育」時代。

40年來,中國也不斷調整高考制度,1983年曾推行面向農村、牧場、礦區、油田等特定工農行業的「定向招生、定向分配」,大學畢業生曾經享受就業分配政策,1990年參加高考的昆明王先生說:「當年我老家西寧的錄取率是1:26,只要能上大學就等於進了保險箱,畢業了工作不用愁,我就是這個政策的直接受益者。」

中國迎來一年一度的高考,全國各地共940萬考生赴考。(新華社)
中國迎來一年一度的高考,全國各地共940萬考生赴考。(新華社)

新華社報導,中國高考制度並非單純依照成績錄取,而會依據不同省份制定不一樣的錄取分數,避免著名學府被單一省市學子盤據。隨著各領域人才需求急速增加,中國也逐年擴大招生名額和方式, 讓高等教育從菁英走向大眾化。
 
如今40年過去,當年藉高考翻身的中國學子,如今已位居各領域的高位,但隨著社會結構、知識傳播方式、考試制度和價值觀越趨多元,當代的年輕學子是否能像他們一樣藉由考試制度「翻身」,或者教育必須找到配合時代快速發展的模式,也是中國當前的一大考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

國際中心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