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無用時代來臨?聯準會抵死不認負利率,但美國能拒絕多久?

2020-06-04 07:20

? 人氣

於此情境下,(1)投資固定資產的企業與(2)有機會創造生產力的科技公司將最為有利,屆時,經濟增長就能自然平衡負債的攀升。這也是為何川普積極強調美國建廠,並持續施壓封鎖華為設計的原因。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思考4:負利率對經濟短線有用,長期效果遞減

然而,負利率帶來的效果,到底對經濟影響如何?

1. 資金短期釋出,長期維持則有隱憂(儲蓄率攀升)

全球實行負利率至今,發展已漸趨成熟,全球負殖利率債券市值在去年一度高達 17 兆(目前為 11 兆~12兆),甚至瑞士、丹麥更已推出負利率房貸。然而負利率問題也逐漸浮現,我們可以簡單將負利率影響分成兩個部分:

1) 短期有降息效果,刺激放貸、消費

2) 中長期若經濟未能逐步回溫,則向市場傳遞負利率工具無用的訊號。

從多數負利率國家儲蓄率來看,初期利率下行至負值,確實能帶來短期放款、消費甚至資本市場的刺激,帶動儲蓄率下滑。不過只要長線實體經濟未能逐步回溫,即便當下成功刺激放款、消費,讓利率與儲蓄率同步向下,長線卻將向市場傳遞貨幣政策無以為繼的訊號,並出現利率、儲蓄率分道揚鑣的現象。

負利率不同於過去利率正常時期的降息,應該做為貨幣政策的最後手段。這也是聯準會最新紀要強調不傾向使用負利率,而將優先使用資產購買、資產負債表以及前瞻指引工具的原因。

(圖片來源/財經M平方)
(圖片來源/財經M平方)

2. 負利率推動資金浪潮由短至長漫淹債市,殖利率曲線下移!

負利率使銀行/金融機構面臨首當其衝的盈利壓力,而後傳遞至短期難以脫離銀行體系的企業及高資產客戶,被收取高額的帳管費或是直接收取負利率,這將迫使超額存準及市場多餘資金大量投入流動性高、風險性低的一年期以內短端貨幣市場。

但若負利率環境延續或加深,短端貨幣市場殖利率轉負,資金也將開始流向更為長端的市場獲取收益,而民眾也將開始感受現金價值不斷貶損,因此由全球央行釋放出的寬鬆資金,配合負利率的影響,資金將由短至長投入貨幣市場、國庫券、長債等市場,並將更多不同期限品種的債券殖利率壓低。

整體來看,如同 2014/6 歐央行首度實施負利率時,短端殖利率正式跌破零軸,並給予市場短期刺激;但只要實體經濟未能確實好轉,則整條殖利率曲線都將下移,短端與長端利差無法順利拉開,透露的是實體經濟未有真正的需求,企業不願意投資、民眾貸款購買耐久財、房屋意願低落,而銀行/金融機構也面臨壓力。

(圖片來源/財經M平方)
(圖片來源/財經M平方)

步入負利率時間過長,也讓未來短端大幅下行的難度隨之加大,觀察 2019/9 歐央行進一步擴大負利率、重啟購債,但是短端的下行,卻仍遠不及長端下行的速度,甚至長端亦正式翻負,顯示長期負利率貨幣政策的刺激效果將愈發疲弱。

結論

經濟就是人的行為,而人類追求成長的特性,也注定了世界利率長線向下的趨勢不容易反轉,即便是在近一個世紀,擁有全球技術、創新能力及生產力提升能力最強企業的美國,也需要持續利用其世界霸權貨幣的優勢,輸出其財政、貿易赤字以及債務壓力,並維持其世界第一的經濟地位。

若美國真的步入負利率,短期貨幣政策的刺激效果確實將巨大。不過長線來看,若負利率維持時間過久,將有損其霸權貨幣的地位,市場將會對持有龐大美元、美債感到擔憂(價值減損),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認為金融業的投資價值降低,而電子貨幣與黃金成為趨勢的主因。

但拉長來看,貨幣政策以及市場負利率的預期終究只是輔助,實體經濟是否成功回穩才是長線關鍵!歐洲與日本的負利率在長線來看是失敗的,而美國則必須持續仰賴生產力的提升,欲求持續的經濟增長終能抵銷債務增加的負擔,這也是川普為何要求美國建廠、基礎建設以及開啟與中國 5G 建設競爭的原因了。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財經M平方,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責任編輯/林彥呈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