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觀點:歐洲應該支持「一帶一路」的六大理由

2017-05-09 06:56

? 人氣

中國「兩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政治協商會議),經濟表現是重中之重(AP)

中國「兩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政治協商會議),經濟表現是重中之重(AP)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得到60多個國家響應,總人口佔世界60%以上,經濟規模超過三分之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然而,正如法國前總理拉法蘭2016年10月5號在中法企業家交流晚餐會上曾客觀地指出:"法國和歐洲還沒有完全意識到'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性"。這其中的原因,除了雙方制度差異、價值觀不同導致政治互信不足外,更重要的是歐洲還沒有真正理解"一帶一路"對自己的重要性。

毋庸多言,中歐在"一帶一路"合作是經濟上的共贏。"一帶一路"主要有兩個部分內容:一是龐大的基礎設施建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基礎設施落後於中國的有51個,城市化率低於中國的有27個國家,而中國的城市化率不過53%。因此,目前估計大型的基礎設施有900多個項目,投資規模超過9000億美元。僅中國一國將在"一帶一路"國家投資累計4萬億美元。

不算中國,如果依據世界銀行報告、《人類發展報告》、《全球競爭力報告》中的相關指標和數據,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投資需求未來每年的固定資產投資需求介於9萬億-21萬億美元之間。

另外,教育和衛生落後於中國的有48個國家,如按照中國2015年的教育、衛生領域固定資產投資約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3%來計算,"一帶一路"其他60多個國家和地區未來每年的衛生和教育的投資需求介於2700億——6000億美元之間。

龐大的基礎設施建設可為歐洲的技術和產品提供市場。歐洲在大型裝備製造、水電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金融服務等領域擁有高端技術和產品,也熟悉非洲市場。當然中國擁有大量中端產品、生產線和裝備產能,性價比高,適應沿線國家需求。雙方有互補性。而且一旦基礎設施完善,比如有更多的機場和人員流動將刺激對歐洲空客的需求。

二是龐大的貿易量。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曾稱,"一帶一路可在未來十年裏,讓中國同沿線國家的年貿易額突破2.5萬億美元。僅2016年1-11月,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額達8489億美元,佔同期中國外貿總額的25.7%。這將極大的促進各國乃至歐洲的經濟發展。

目前"一帶一路"還處於起步階段,但據中國鐵路總公司統計,2014年就已經開行中歐班列308列,增長285%。2015年開行列數同比又增長2.7倍!2016年上半年,中歐班列累計開行619列,同比增長150%,繼續保持成倍高速增長態勢。

中歐鐵路班列也從2014年的8條增加到現在的39條,其中2016年5月一次就增加了13條。目前,中歐班列日均運行1300公里、正點率接近100%。中歐班列全程運行時間大幅壓縮,最快12天抵達歐洲。中歐班列在中國境內穩定開行的城市已達16個,到達歐洲8個國家12個以上城市。

如此之高增長速度的背後就是各方龐大的貿易需求。

其次,中歐在"一帶一路"如果合作成功,將有助於化解歐洲特別是歐盟面臨的政治、經濟挑戰。假如歐盟的經濟問題得到緩解或者有效解決,則有助於歐盟凝聚力、合法性,推動歐盟的統一和穩定,當下政治一體化面臨的困難也會減輕。從中國一方來講,雙方已成更緊密的命運共同體,也更有直接的意願和動力以實際行動支持歐盟的統一。

第三,"一帶一路"的推行和成功,將改變世界文明格局:從今天的美國—大西洋—西歐為單一核心到中國——歐亞腹地——西歐雙核心。每一個核心都有歐洲,歐洲也都扮演重要角色,從而使得歐洲在全球的地位和作用更高,其地緣政治的份量也得到更大提升。這一方面可化解英國脫歐對歐盟的衝擊和削弱,也有利於應對俄羅斯強勢回歸帶來的戰略性地緣挑戰。

特別需要說的是,歐洲和中國沒有地緣政治衝突,即使中國很快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對歐洲也不會是挑戰和威脅。相反只要歐洲抓住中國崛起的歷史機遇,它在全球的地位將是水漲船高而不是下降。就如同英國二戰後和新興霸主美國建立戰略性的特殊關係,從而有效維持了其全球大國地位。

第四,"一帶一路"所經之地有不少貧困國家,這些地區的人均收入只佔世界平均人均收入的60%。尤其重要的是有相當多的伊斯蘭國家。"一帶一路"將推動它們的經濟發展,改善他們的生活水平。經濟發展一方面必然帶來當地的穩定與和平,減少全球特別是西方的難民壓力;另一方面它們的成功也為其他伊斯蘭國家提供一個可行的發展模式,以消解極端伊斯蘭主義在全球的擴張。這不僅對全球恐怖主義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更直接有利於改善歐洲的安全環境。

這也是為什麼法國前總理德維爾潘這樣評價"'一帶一路":(它)是以一種非常積極的方式面向未來,是一個建設性的、開放的未來版圖,將給世界的重要地區帶來更多的安全、穩定和發展。"

第五,2016年英國脫歐和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歐洲本土民粹主義迅速崛起,全球化和自由貿易面臨巨大挑戰。此時中歐聯手推動"一帶一路"有助於抵制來自歐洲內部和美國的民粹主義。

"一帶一路"是全球化的新腳步(前法國總理德維爾潘語)。在全球化面臨困境之時,中國提出這個戰略本身就是負責任的體現。以追求多贏為目的"一帶一路"的成功,將在全球打造一個新的經濟發展引擎。這不僅有利於全球經濟的平穩,有效抵禦頻發的經濟危機,更以其成功助推全球化不被停滯和逆轉。

特朗普上台後,歐洲希望中國能繼續引領全球化,但如果歐洲不支持"一帶一路"這一全球化舉措,中國如何發揮這樣的作用?

最後"一帶一路"的成功,將給現有的多邊機制產生刺激和競爭壓力,改善其運作,將給世界帶來新的發展動力。比如亞投行成立後,1966年成立的亞洲開發銀行於2016年6月批准了巴基斯坦一高速公路項目約1億美元的貸款,同時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也將於同月提供1億美元的對應貸款,英國國際發展部也將給予該項目3400萬美元的拔款。

再比如亞投行成立之前,日本宣佈計劃在今後5年投資大約1000億美元,用於支持亞洲地區的基礎建設。這種刺激和競爭都有利於世界的發展。

毋庸諱言,"一帶一路"是中國崛起過程中根據自己的國家利益需要制訂的重大戰略。但同時中國也深知,這個戰略要想成功,必須是一個多贏機制。另一方面,這個戰略的歷史背景也處於變動當中,機會也同樣是稍縱即逝。比如特朗普上台之後,"一帶一路"對中國的地緣政治效應下降。法國今年大選僥倖避免了黑天鵝事件,但如果歐盟的問題遲遲無法解決,在可預見的未來,歐盟解體也是無法避免的。要知道歐洲是"一帶一路"的終點,哪樣的話,"一帶一路"經濟上的效用對中國而言也同樣大幅降低。所以,立足現實以及可預見的未來,"一帶一路"的迫切性、重要性歐洲未必低於中國。

歐盟目前面臨多重危機:經濟危機、安全危機、種族危機、難民危機直至可能解體的危機,而"一帶一路"即使不是治本之方,也給歐洲應對這些危機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從大的歷史視野來看,歐洲是幸運的。當身處二戰的廢墟時,美國以互利的馬歇爾計劃令歐洲重獲新生。進入二十一世紀,當歐洲一體化面臨空前困境時,再度復興的中國又帶來了共贏的"一帶一路"。歷史再一次對歐洲張開了微笑的雙眼,這一次我們想信歐洲應該也不會失之交臂。

(注:上述文章不代表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立場和觀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