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淳亮觀點:中國為何將保障自由主義世界秩序?

2017-04-13 06:40

? 人氣

在流通方面,例如英國金融時報的「中國的海上超級大國之路」一文指出,全球前十大集裝箱港口有6個位於中國,且截至2015年,在全球前50大集裝箱港口中,近三分之二都有中國的投資,而2010年這一比例只有五分之一左右。這些港口經手的集裝箱數量,占全球的比例已從2010年的42%上升至67%。以此為基礎,中國就逐漸有了在全球維護利益的能力與必要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金融方面,中國擁有世界最大外匯存底已十多年,並自2015年起成為世界前二的對外投資國。朱雲漢在「中國大陸興起與全球秩序重組」一文,引述了現任印度總理莫迪的經濟顧問Arvind Subramanian的研究,根據各國的GDP、貿易和資本進出口佔全球的比重等不同指標,認為中國現在已經處於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經濟引導地位的關鍵階段。2030年前後,中國在全球經濟的宰制地位,將非常類似於1970年代的美國和1870年代的英國。人民幣作為全球主要的儲備貨幣,來臨的時間和速度將比我們想象的要快,作為分水嶺的時間將在2030年之前。

金磚國家領導人非正式會晤2016年9月4日在杭州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印度總理莫迪、南非總統祖馬、巴西總統特梅爾、俄羅斯總統普京出席。(新華社)
印度總理莫迪的經濟顧問Arvind Subramanian的研究,根據各國的GDP、貿易和資本進出口佔全球的比重等不同指標,認為中國現在已經處於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經濟引導地位的關鍵階段。圖為金磚國家領導人非正式會晤。(資料照,新華社)

中國或成最後一個霸權

由於美國的經濟規模已從二戰之後的世界之半,減至冷戰之後的四分之一,且累積了龐大的內外債務,美元資產的價格已經引起質疑。美國減少對外逆差,減少外債規模,都是國家安全的需要。因此伴隨著中國的發展,美國「保護主義」乃捲土重來,甚至尋求退出國際貿易體系,或藉由雙邊條約建立已開發國家或其他種類的排他性貿易俱樂部。不過世界貿易已經不是圍繞著美國展開;沒有美國,全球貿易仍然可以繁榮運作下去。

對中國來說,倘若美國的政策是繼續支持經濟全球化和相互依存,則不以戰爭形式,而以和平過渡的形式實現新的國際政治格局的徹底轉變,甚至霸權更替,就是完全可能的;倘若不是這樣,也無非過承顛簸一些,結局也依然難以改變。無論如何,中國在國際貿易上的強勢表現,意謂其對「自由貿易」的支持會日益提高;從世界體系的理論來看,支持自由貿易者乃處於核心地位,因此對於貿易體系的支持與否,也可用以判斷霸權的興衰。

當各國最主要的貿易對象陸續轉變,且此一主要貿易對象內債與外債皆相對稀少,幣值穩中有升,軍事實力堪稱強大,能給予他們所需要的安全,政治亦長期保持穩定,並會對他們進行額外的資助,則各國有何理由不選擇此貨幣為其主要的貿易貨幣,並以此貨幣為其外匯準備貨幣?

當中國生產、流通,與最後在金融領域都形成優勢,中國按照世界體系霸權的定義,就將接替美國成為霸權。按照包括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obert Fogel、曾擔任世界銀行副行長的台灣之光林毅夫、現任印度總理經濟顧問Arvind Subramanian的人的研究,這也就是未來十餘年之間就要發生的事。廿年後中國經濟規模超過美國一倍,達到美國、歐洲與日本總和的程度,逐漸被接受為不可避免之前景。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包淳亮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